又到了7月11日,又是一个中国航海日,全国各主要港口都举行了形式各样的纪念活动,交通运输部和宁波市政府更是在宁波主会场安排了规模空前的1+4+1论坛。其中特别要称赞的是此次主办方安排了“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和各种形式多样的弘扬航海文化的活动。笔者作为一名海员的儿子,又有多年海运公司管理经历的航运人,也来凑热闹聊聊自己对于航海文化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没有航海人就不会有航海文化!

在开始聊“航海文化”之前,首先是需要明确什么是“航海文化”。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教授曾在2007年的“岭南大讲坛:弘扬航海文化建设航海强国”的演讲中给出了非常严谨的定义:“所谓航海文化是航海者在漫长曲折和充满风险的航海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以及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海上航运、海上贸易、海上捕捞、海上军事活动以及航海意识和政策、航海科学技术、航海精神、航海宗教民俗、航海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按王教授的定义,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没有航海者就不可能有航海文化。所以我们在呼吁“弘扬航海文化”的时候,是不是先要切实关心一下我们中国的“航海人”呢!

 

从笔者看来,实际上整个社会,乃至政府和企业对于“航海人”的重视还多留于表面。“免除船员所得税”的提案年年两会年年提,至今仍没结果!很多企业,包括国字头的航运企业越来越不情愿去培养自己的海员了,用国外的海员即便宜又听话。而海员的工资与陆上工资相比没太大吸引力的时候,又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上船工作呢?我们每年海事院校补贴航海相关专业的钱是花了不少,但是有多少学生毕业后能在船上服务呢?都用国际上廉价的海员,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中国的航海人才将会逐渐枯竭,航海文化就失去了他存在的根基。那么我们未来中国的船舶管理人才,海事服务人才又从哪里来呢?不是从海员队伍来,难道都是航海的“门外汉”来管理吗?我想这样的话中国的航运强国梦就真的变成了“梦”!

既然航海文化是缘于航海的人,航海人没有了也就不会有航海的文化存在的基础。不可能只通过弘扬航海文化,就可能让人们去从事船上艰苦的工作的,最多是增加了一些以航海为娱乐的人们,增长了帆船运动的群众基础。弘扬航海文化的当务之急是切实解决目前中国海员面临的实际问题,才可能壮大我们的海员队伍和提高我们的海员素质,航海强国梦才不只是梦!

掌握航海文化的知识不代表就真懂航海文化

我们在弘扬航海文化的方式上,往往会采用创建航海相关的博物馆、出版相关书籍、图像视频制品、知识问答比赛、以及搞一些颁奖晚会和文艺晚会等形式。这些都是航海文化知识的普及活动,当然非常有必要,但是笔者认为航海文化绝不是仅仅通过学习航海知识就可以获取的。

懂一种文化就必须产生对这种文化的深刻认同,或者说是要懂航海文化就必须能够对航海人有足够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笔者曾做船舶管理很多年,与很多海员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我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大相径庭,但是我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情感诉求、思考问题的方式,至少我还是比较容易的能感受他们的感受!我想我之所以有这个能力,并不是因为我掌握了很多航海的知识,多少是因为我成长在舟山这样一个与航海息息相关的城市,是因为我的父亲和很多亲戚朋友都是海员,以及我多年海运公司工作的经历是有机会接触海员,了解他们的生活。

沈家门渔港停泊的渔船

 

试想如果你从来没与海员交谈过,没有亲自体会在船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没有出过海,你通过书本知识和电影,以及丰富的想象就能对海员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吗?如果没有这样的感受能力,那就说明你与这些人群构建出来的文化圈子没有足够的交集,也就不可能说你懂他们的文化。

因此接受航海文化的洗礼必须要去切实了解航海人的的生活,工作环境,甚至他们的情感世界;需要通过与航海人的交往中获取;甚至需要亲自去体会航海的苦与乐!

航海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处在航海人的圈子久了,你不可能不受到这种文化的深刻的影响。就像王祖温教授说的:“航海文化看起来虚无缥缈,但在现实航海活动中却又无所不在”。其实我觉得不仅在航海活动中无所不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留下他的影子。

这一点从舟山人的区域个性的差别可见一斑。舟山本岛仅476平方公里,中部和西部属定海区,南部为普陀区。但是经常来舟山的人可能会发现,同处于舟山本岛的两个区的人们的群体个性以及生活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定海区和普陀区人民体现出来的不同特质正是农民文化和渔民文化的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影响结果。

从消费习惯上定海人更加理性、省吃俭用、注重长期投资,爱买房。普陀人更看重眼前的享乐,肯花钱,好面子,自然也就显得格外豪爽、好客了。因此普陀的城市更热闹,商业购物娱乐,以及夜生活更丰富。

从人的构成来看,以前普陀的中心沈家门是中国最大的渔港,各地的渔船都到沈家门港来卸货以及避风。所以历史上普陀人以渔业主要产业,普陀的家庭多是以捕鱼为生,或与鱼的贸易和加工相关。来自台州、温州、福建一带的渔民,为了捕鱼方便在普陀的各个小岛定居,这些以捕鱼为生的渔民聚在一起,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航海文化的底蕴,因此这里的人们即便没出过海,也会不知不觉的被这种特有的文化所熏染。

其实从一个普陀人生活的小细节就可以得以验证。比如普陀人喜欢吃用大米制成的米面,但是定海吃米面的人就很少了。其实米面是台州、温州以及福建沿岸人们的传统面食。我外婆老家在台州玉环,小时候逃荒来到舟山,以前就是在国有企业生产米面,因为沈家门这边渔民很多来自于温、台、福建地区,所以米面在沈家门就有了市场。

沈家

门的夜排档

 

渔业生产不同于农业生产,在以前船舶技术和气象预告还很落后的时候,出海捕鱼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据《舟山历史大事记》的记载:1985年12月22日,普陀县虾峙乡走马塘村,因使用假桐油修船,酿成沉船,渔民死亡33人,占当时岛上总人口的8%,此难使岛上留下了众多的无依无靠的女人,时人把它称为“寡妇岛”。

但是如果运气好,一次出海就可能会大赚一笔,有时钱来的很容易,有时甚至要亏损。冒着生命危险赚大钱的人,是最懂得及时享乐的意义!同时也产生了另一种文化需求,就是宗教诉求。普陀山成为中国香火最旺的佛教圣地,观音菩萨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菩萨。而普陀山最虔诚的信徒除了本地居民外,福建、台湾等地的信众都是受到航海文化影响深远的地区。无独有偶,在佛教发源地印度,观音信仰的发源地也恰恰来自于印度南部的靠海的港口。可见从古至今,航海人在面对不可预测的大海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或者说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选择了最需要她的地方来普度众生!

当你还不知道航海文化是何物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你!

不应遗忘中国自己的航海文化

讲到航海文化,我不得不提一下我本人非常敬重的一位船长,网名“航海衣羊”的胡船长,他也是我们海运圈聚焦的专栏作者。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在推动航海文化的普及。笔者虽然生长在受到海洋文化的熏染的舟山群岛,而且也做过船公司工作多年,但关于航海文化的知识很多来自于衣羊船长的文章。比如我自己曾参与过船舶建造,却不知新船下水仪式需要有“教母”出席。另外船舶的人称是“她”,而且关于这个“她”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等等。

当然这不能就此说明我就不懂航海文化了,而是说明航海文化是非常多元的,而我对于根植于西方的航海文化的知识是不足的!航海文化既然是因从事航海活动的人产生,那么航海文化必然会有其地域的特色。舟山人世代靠海为生,一个主要靠大海生活的群体不可能不产生其相应的航海文化的。在舟山船舶下水前也有很多自己特色的仪式,温州以及中国其他地方也是一样有自己的一套。而且航海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在不断的演变中。

中国传统的渔船上梁庆典仪式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这段长达1800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国的航海事业与航海技术始终领先世界的其他国家。在这样漫长的航海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中国一定出现过很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优秀的航海文化,但现在我们已经知之甚少了!

郑和能完成七下西洋的伟大创举,依赖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大量的航海人才,那也必然是以当时的强大的航海产业为基础的,而庞大数量的专业航海人的积聚不可能不产生相应的文化。

因此我们在了解西方航海文化的同时,是不是也需要去发掘我们中华民族曾经和现存的一些优秀的航海文化。

如今的中国重拾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我们打造航海强国的历程中我们也有必要去重新发掘中国航海文化的精华!

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航海梦的种子!

文化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能真正懂得航海文化,她就需要持续不断地接受航海文化的洗礼,因此航海文化的弘扬需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应该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航海梦的种子!

首先应该让孩子们多有机会接触大海,认识大海。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班上的大多数同学之前没有机会见过大海,当他们第一次来到舟山的时候,完全颠覆了他们原来对舟山的想象。他们心目中的舟山应该是非常小的岛,谈到到舟山踢足球的安排,他们就会有开个大脚球就能球踢到大海了的无厘头的担忧。没来舟山的时候,他们想象中舟山的姑娘应该是那种皮肤黝黑的,没想到沈家门的女孩们大多皮肤白皙,打扮时尚。可见通过想象来了解文化的后果那是不可想象的!

让孩子们的接受航海文化的熏陶最好的是航海实践活动,比如通过的组织夏令营,学习帆船运动,或者通过特别策划的有针对性的邮轮夏令营,让孩子们在旅游娱乐的同时,了解海上的生活和航海的各种知识。

在7月11日在舟山举办的中石化全球船供油业务中心邮轮经济研讨会上,中国邮轮产业研究的权威,交通部水科院的谢燮博士提到欧美邮轮产业发达的很重要的原因在由于西方人受到的航海文化的影响。西方人甚至把邮轮就视为“蓝色鸦片”!谢博士为了研究邮轮产业,必须常常亲自实地上船体验、考察,当然免不了常常自己掏腰。他打趣地说,他已经感受到了“鸦片”的威力,有了“上瘾”的感觉了!

谢博士还建议各地邮轮港能够在设计补贴政策的时候,把孩子们与邮轮船长的合影的收费服务给予补贴,让每个孩子心中种下航海梦的种子!

既然航海文化来自于航海的人,航海文化的传承就需要培养一代一代的航海人,航海文化的弘扬就需要从娃娃抓起,那么我们政府、我们整个社会就应该去更多的关心航海人,培养下一代的航海人,让中国航海强国梦想成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