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捞中队潜水员进行潜水训练。王松岐 摄

    北海舰队某支队救捞中队,组建于1958年8月1日,是我军第一支担负潜水、抢险、打捞、救生等特殊使命的部队。50多年来,他们南征北战,舍生忘死抢救群众,义不容辞打捞沉船 ,无私奉献支援地方,不畏艰难保障科研 ,援救外轮为国争光。400多面锦旗,230多面奖匾,近200张奖状以及510多张立功人员照片等,浓缩了救捞官兵走过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

    完成抢险任务1300余次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面面锦旗和荣誉背后是救捞官兵走过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50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最东端太平洋保障演习,最西端新疆和硕水库排险,最南端海南三亚水下爆破,最北端珍宝岛打捞坦克。圆满完成抢险任务1300余次,援救遇难船只160多艘,抢救遇险群众1万余人,为国家、军队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亿元,被人民群众誉为“抢险英雄”、“爱民模范”、“水下尖兵”。

    获“英雄救捞中队”称号

    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之歌。中队教导员楚玉指着“执行任务图”告诉记者,组建不久,他们就参加了我国第一艘万吨轮“跃进”号沉没原因的调查,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中队先后荣获个人、集体奖励和荣誉1700多个,其中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30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人次获得荣誉称号,500多人次分别荣立一、二、三等功。2004年荣获北海舰队颁发的“基层建设特别荣誉奖”。1989年4月10日,因功绩卓著,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救捞中队”荣誉称号。中队官兵的英雄事迹被收录《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被编入《共和国名连丛书》。

幕后 官兵几乎都经历过生死考验

为祖国出征是最崇高的使命,为奉献出征是最崇高的荣誉。在和平年代,“男儿当马革裹尸”这种豪情似乎已十分遥远。然而,救捞中队的官兵几乎人人都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

“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获得者、五级士官李延胜,是中队技术最好、兵龄最长的潜水员,执行过50多次重大任务,对打捞、探摸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2004年5月20日,该中队突然接到西柏坡执行任务的命令,李延胜带头下水作业。由于水底有许多腐烂的树根,大大小小的石头,水中还漂浮着密密麻麻的渔网,所以他每前进一点都得非常小心。在17米的水深能见度几乎为零,完全靠自己的双手摸索周围的环境。水下温度极低,不一会,双手就失去了知觉,但他义无反顾地摸索前进。经过反复探摸,终于在离失事游船20多米处发现遇难者并顺利打捞出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