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要加入全球经济大循环

    8月5日,记者开始了采访东北内陆港的行程,此时东北各地多处是大雨滂沱。

      我们乘坐大连至沈阳的铁路客车“辽东半岛”号,400公里的路程需要4个小时到达。有人问大连到沈阳为什么不开动车组列车,有人说是沈大线的线路不行,这条线路已经老了。

    列车飞驰,载着我们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又回到一百多年前。

    1894年甲午海战后,俄国乘机通过华俄道胜银行掠夺了东省铁路的建设权和经营权。1897年成立东省铁路公司,修建北部干线(满洲里到绥芬河)和南满支线(宽城子到旅顺)及其他一些支线, 1903年完工。干支线恰如“T”字形,把中国东北主要地区相联起来。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人夺取了南满铁路支线。

    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铁路经过多次改造和建设,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铁路网。占全国铁路长度的24%,铁路密度相当于全国铁路网密度的2倍。

    2007年8月23日,东北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大客运专线开工建设,预计到2011年年底全线通车。哈大客运专线通车后,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以上,那时,我们再从大连到沈阳,只需要1个小时。哈大客运专线的建成,对运输能力早已饱和的哈大铁路来说,货运能力将是一个大的释放。

       “辽东半岛”号穿行在一个又一个城市和乡村,沿路上,陈旧的厂房和冒着黑烟的大烟囱少见了,一座座崭新的高楼和一排排的大棚迎面而来。记者明显感觉到,近十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确实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在全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五”期间,全国投资建设156个重点工程,安排在东北就有56项。到了1978年,东北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4.3%。同时,东北一直承担着较高的指令性计划和较重的财政上缴任务,例如辽宁省在1953年到1994年,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234亿元,占同期地区财政预算收入的71.5%。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摇篮,一直被誉为国家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天下粮仓”和“共和国装备部”。

    改革开放以后,东北的经济发展落伍了,原材料工业陷入困境、传统产业的优势逐渐丧失、技术设备老化等等。1978年到1998年,东北三省GDP的年均增长,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2002年,东北三省的GDP总和,相当于一个广东省,占全国的9.3%,并且,东北三省对外贸易总额仅占全国的5%到6%。

    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

    有专家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丧失经济发展的活力有众多原因,最主要的是封闭的内陆型循环发展体系。东北必须建立开放性的市场经济体系,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中,提出要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目的就是通过大连港这个重要的门户,东北加快对外开放,拉近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距离。在这其中,大连港至东北各地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成为了东北进出口货物运输的一条便捷通道。

       把港口搬到货主家门口

       列车行进途中,记者有时会看到满载集装箱的班列向着大连港的方向驶去。据了解,目前东北地区93%的国际集装箱运输都是通过大连港转运到世界各地。

       被誉为运输革命的集装箱运输,1921年诞生在美国纽约的铁路运输上。1966年,美国海陆公司在北大西洋航线上,首先开始使用改装的集装箱船“FairLand”号,掀开了集装箱直达联运的第一页。与散杂货运输比较起来,集装箱运输具有效率快,据测算港口装卸效率可以提高8倍。还有标准化、没有货损货差等优点。如今,集装箱运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特别是门到门运输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更成为货物流通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此行出发前,大连集益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兰辉向我们介绍了大连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历史。1980年2月,大连港接卸了首条国际集装箱船——中波公司“长兴”轮,同年8月,大连港开通了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大连到日本神户、横滨集装箱航线。到2010年6月,大连港共有集装箱航线91条,其中外贸航线79条。1997年,身披彩绸的“东北1号”的集装箱班列,缓缓从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开出,驶向哈尔滨,这是东北第一条集装箱班列。10多年来,大连港已经开辟了到沈阳、长春、哈尔滨、延吉、满洲里、通辽6 条集装箱班列和吉林西、五棵树、鹤岗、绥芬河4条循环车组,班期密度达到每周50余班。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