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教育承担着培养航海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7月11日,记者从2013中国航海日大会上举行的“航海人才发展论坛”获悉,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全国航海院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了19.5万不同层次的航海类专业毕业生,有力地支持了海运事业的快速发展。

7月11日下午,作为2013年航海日主会场的重要活动,以“新公约、新要求、新挑战”为主题的航海人才发展论坛在江苏南通举行。

中国航海日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说,从我国航运业的三大物理要素看,港口、船舶和航道已取得跨越式发展,港口吞吐量、船舶总吨位、高等级航道里程等指标已位居世界前列。这三大要素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靠航运人才作为支撑实现的。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目前的航运人才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航运经济的需要。特别是当前航运市场正处于低谷,更要加强航运人才培养、航海技术研究和航运规则制订等方面的工作。在世界航运格局中,我国虽然有亮点,但是在人才、技术特别是综合竞争力方面还较弱,在国际交流中话语权不够,中国航海文化的影响力不大。如何提升航运发展软实力、增强航海文化的影响力、扩大航运的国际话语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何建中强调,要从国家层面制订航海人才发展战略,在航海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让从事航海的人能享受到应有的尊严和幸福的生活。随着今年8月20日《2006海事劳工公约》即将实施,要在落实该公约的过程中,为海员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维护好海员的基本权益。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史和平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江苏省在教育、科技、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引进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航海人才,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为推进我国航海发展、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刘正江表示,近年来影响我国航海教育的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教育内部,主要体现大教育规模显著增长、教育结构趋势下移、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办学经费及实验实习条件保障不足等方面。“众所周知,由于航海类专业实践实习的国际规范性要求,办学成本要远高于一般陆上工科专业。中国航海教育首当其冲要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尤其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和加快国家航海类专业办学条件分类标准制定。”

此外,中国航海教育专家认为,中国航海教育还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着力制度和质量标准建设,实现融合发展;把握教育环境内外条件因素变化,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注重海员素质养成教育,以适应我国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建设需要。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