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航运业复苏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信心,同时面临国内外新形势变化,对航海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月21日,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教育培训研讨会在该校中远报告厅举行,来自交通运输部、各直属海事局、各航海类院校及部分航运企业的300余名代表聚集,对我国航海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说:“当前,我国每年培养大专以上学历航海类学生达2万余人,培养规模居于世界前列;海员持证总人数已达到49.6万余人,海员储备率约为2.7。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海员大国’。但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每年12.5万人次的外派海员中,高级船员所占比例仅为3%~6%,能胜任大型船舶、特种船舶的高素质管理级海员相对匮乏,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竞争力较弱,质量型矛盾日益凸显。可以说,从‘海员大国’迈向‘海员强国’,我们任重而道远。‘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与沿线国家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海上运输大通道,更是迫切需要国际一流水平的教育和人才支撑。”

大连海事大学王淑敏教授呼吁,“一带一路”战略下,应加快中国航海教育立法。“从2010年开始,我国各层次航海院校的招生总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航运市场始终处于低迷状态,船员待遇明显下降,不愿上船工作的船员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没有相关航海教育法律,无法针对航海人才流失问题进行调整。为避免情况恶化以及航海学员陆上就业,应尽快出台航海服务合同法以规范航海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学生按时完成学业。”王淑敏说,解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航海教育的突出问题,依靠政策远远不够,法律不能缺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