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董浩云传》,关注到上世纪60-70年代香港船东也面临船员不足的问题,董浩云的船队采取的相关举措值得了解。
  船员短缺的问题最先出现在英国和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他们本来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战后却因船员工资大幅上升以及工会力量强大(不允许船东以低薪雇用第三世界的船工,或与资方谈判,或诉诸法律,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增加工资,并动辄以罢工相威胁),使得船东不堪重负,不得不削减船队规模。
  到了60年代,美国船员的月薪普遍维持在2000美元左右,而香港的船员工资仅有300港元,按当时的汇率(1:6)计算,两者薪酬相差40倍。同时,香港独立工会势单力薄,缺乏与资方谈判的砝码,再加上从内地和东南亚赴港的移民源源不断,使得船员工资保持低位。而且,这些船员能吃苦,很少有工会组织发动的罢工,这是董浩云船队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香港船东也面临船员不足的困难,其中最令他们感到威胁的是国际运输工人联盟(ITF)的发展壮大。进入70年代以后,香港的经济开始起飞,各种工业机构广为招聘工人,吸引许多有经验的船员上岸工作。据香港船东协会估计,香港登记在册的海员大约有8.5万人,而真正想上船的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这跟当下的中国船员状况类似。总共165万有证书的船员,其中不到一半为活跃船员。当时,尽管香港船东屡次提高待遇,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只能从其他地区如泰国、菲律宾、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去招聘海员。这些国家的海员遍布全球,多数成员均已加入ITF,为了提高工资和增加福利,随时都可以向船东发起攻击,而这些举动必定会得到ITF的全力支持。
  董氏集团未雨绸缪,早就开设船员训练班,培养出一批批自己的船员,并不断提高待遇,吸引船员长期服务,此外还注意从台湾海军退役的官兵中去招聘船员,从而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香港,虽然从事航运业的水手和船员数量众多,但大都并未受过专业的训练。为了提高香港本地海员的素质,董浩云认为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培养,并计划与设有航海专业的香港华联书院合作办学,但是航海是一项专门科学,所需设备、仪器和书籍均与一般专业不同,特别是学员必须经过相当时期的实习和训练,才能取得成效,因此董浩云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单独筹办。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董氏集团以金山轮船公司的名义出资,在香港开设高级船员训练班。训练班租用了九龙佐敦道渡船街文苑楼24号三楼全层,并聘请航运专家郭懋来教授担任主任。训练班采取公开招生的办法,先在香港各大报章上刊登广告及招生简章,再经过笔试、口试及体格检查,于1964年年底录取了第一批20多名具高中文化水平的学员,其后每年都按照这样的标准和数量招收学员,学习时间一般为6~9个月,并安排一定时期的实习。训练班的所有课程均以英国MOT二副及利比亚二、三副船员证书考试的标准而设计,除了高等数学、英文和国文等基础科目之外,还包括航海学、引港学、国际航海规章等十多类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学员被分别派遣到金山轮船公司属下的轮船上进行实习。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考核,训练班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能获得利比亚船员证书,然后再分配到董氏集团属下各船担任三副或四副。
  金山轮船公司高级船员训练班成立后成效显著,受到各界的支持。尽管开设学校费用庞大,但董浩云考虑到这是为扩大航海事业所必需的事业,因而一直坚持不懈。由于学校办学日益正规,毕业学员素质不断上升,金山轮船公司于1980年在船员训练班的基础上,向香港政府教育司立案,正式成立金山航海学校,为香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级船员。
  在香港,董浩云还不遗余力地支持和赞助本地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为发扬和扩大航海教育,他捐出港币400万元给香港理工学院(今香港理工大学)成立实验室,并命名为“智海试验室”(Seawise Hall),专门用于轮机动力学和热力学教学和试验。
  2021年3月31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船员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在船员公司化管理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航海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董浩云的故事告诉大家,航运企业要承担起船员培训以及职业生涯的更大责任,让船员对公司有归属感,有上升通道,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大价值,也让船员自身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