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麦伯良还是一名招商局体制内的处级干部,中集集团也还是一个只有59名员工的不知名小厂。

时光穿梭,如今的中集集团已经成为物流与能源装备制造业多个领域的领导者,而麦伯良也已成为中集集团这一行业巨舰的掌舵人。

麦伯良奠定了中集过去的成功,如今他又亲自操刀,在中集集团内部发起了一轮内部组织变革——“去麦伯良式改革”。

起步蛇口

今天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会有无数的选择,但对于1981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的麦伯良来说,却只能等待选择。

好在,命运待麦伯良不薄,不像许多回到原籍工作的同龄人,1981年12月,来自粤西肇庆的麦伯良接到学校的毕业派遣通知,单位是交通部招商局,地点在深圳蛇口开发区。

现如今,从深圳机场即将到达中集集团总部的路边上,曾经的改革闯将袁庚30多年前那句惊世骇俗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被刻在了中集研发大楼旁边南海大道通往蛇口码头的转角处,成为诠释蛇口辉煌最好的注脚,平安保险、中集集团、招商银行等企业从这里起航一步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

然而,年轻的麦伯良初次见识的蛇口,虽然贵为中国经济特区的“试管”,却孤零零矗立在改革开放的桥头,前方充满着偶然与不可预见性。

谁曾想到这样一份派遣通知,将新入职场的麦伯良与刚刚起步的蛇口紧紧拴在一起,成为各自成功道路上最好的见证。

属于麦伯良的历史仿佛在等待一个契机。1982年2月,麦伯良按照招商局人事处约定的时间回到蛇口,并没有得到具体的分配。一个星期后,当时默默无闻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莫斯卡来到招商局人事处,由于没有人做集装箱产品报价以及图纸和技术说明书,他听说人事处有大学生在等待分配,于是问麦伯良是否愿意到集装箱厂帮忙。

虽然在当时尚默默无闻,然而中集集团来头却并不小。如果不算港澳资本类型合资的话,中集集团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家中外合资企业,由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各出资50%,于1980年1月成立。这个“中国国际”打头的项目由中央政府批准,是0002号,“蛇口总设计师”袁庚参与了项目引进的全过程,并亲任首任董事长。

那个时候的大学毕业生除了服从分配机会没有别的想法,有领导邀请又有组织的安排,麦伯良自然选择留了下来。

艰难抉择

20世纪80年代初的蛇口,是一块散发着青春与激情气息的土地,在传统与创新、熟悉与陌生的强烈碰撞下,改革开放初期的蛇口在一片混乱中兴奋着、观望着,也期待着。然而在那时的中国,市场经济没有道路,先行者必须走过荆棘。

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内地的企业是没有市场竞争概念的,也是感受不到世界经济变化的,但中集则在一开始就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和世界经济变化带来的市场波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同时成立的4家集装箱厂中,广船和大旺是国有企业,投资规模都是900万美元,所有的设备都是进口的美国一手设备,而中集是合资企业,投资规模仅有300万美元,这使得中集在竞争中处于严重的劣势位置。

除了同业的竞争,来自市场的寒意让还处于中外文化磨合期的中集倍感艰难。合资企业干部和员工之间不同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以及体制和经济模式,使得彼此之间沟通存在巨大的障碍。

在当时,第一任总经理是来自丹麦的莫斯卡,技术部经理是来自英国的雷诺,股东方分别派了一名特派员监督中集的营运。在业务出现断档的时候,各方文化冲突终于开始爆发。

作为宝隆洋行香港分公司派驻中集代表的苏荣光在中集曾经使用“非常之举”来管理员工。他规定一天做到6个集装箱,发10元兑换券,那时候10元兑换券不是一个小数目。结果导致工人只追求数量不追求品质,工人上班都买两包烟,行贿质检员,本来不合格的箱子全部都验收了。最后兑换券领完了,箱子却不合格,客户不要。

面对爆发出来的种种问题,总经理莫斯卡曾经找过麦伯良,但由于观念上存有太大的冲突,麦伯良谢绝了。

彼时的中集饱受市场滞胀和文化冲突之苦,让人很难对其产生信心。工厂从1982年9月投产,订单严重不足,集装箱价格一路下降,不做亏损,做亏得更多。1985年至1986年整整一年间几乎一个订单都没有。

穷则思变,最终宝隆洋行管理人员全部撤出,公司决定暂停集装箱生产,转产多种经营,27岁的麦伯良担任生产部经理,成为公司留下的59名关键岗位员工中的领头人。

经过努力,中集不仅在市场上生存下来,而且实现了公司历史上第一次盈利,濒临倒闭的工厂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1987年7月1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下称“中远”)参股中集,公司改组为三方合资企业。中远的加入成为中集发展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给处于困难期的中集注入了资金,同时来自中远的订单可以让中集进入正常的生产,从此,中集集装箱业务开始走上正轨。

带领中集慢慢步入正轨的麦伯良也在1992年面临自己职业生涯可能最为重要的一次选择。当时出任中集代总经理的麦伯良尽管不曾在招商局任职,但他当时的身份是招商局的人事编制,中远提出总经理的职务两大股东代表每三年轮换的意见,除非麦伯良辞去招商局的职务。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下,要知道在当时,麦伯良在招商局赚1年的钱在中集需要10年才能赚到。然而,他却做出了在当时不可思议,在今天看来却十分正确的选择——留在中集。而麦伯良也开启了中集扬帆起航的序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