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投资走向和经济重心北上的趋势,环渤海经济圈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一次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

  相比长三角、珠三角,被称为中国经济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的环渤海有着哪些成长中的烦恼,,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使本区域的经济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耀。

  规划各自为战

  《21世纪》:环渤海经济圈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你觉得它跟之前的珠三角、长三角相比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差距?如何补齐?

  陈耀:环渤海经济圈有三大板块,包括辽东半岛、京津冀、山东半岛。这个区域,应该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现在中国的投资走向和经济重心都有一个北上的趋势,整个环渤海地区在“十二五”期间,甚至未来十年间,将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目前这个地区的一个大问题,是区域一体化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来说,还比较滞后。因此,要破除该地区体制上的障碍,特别是行政区划的分割造成的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地区之间合作,而不是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另外,这个地区的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特别是近海区的保护,这方面也要有一个完整的区域规划。现在这个地区的三个板块都有各自的规划,但没有一个统一规划。

  《21世纪》:去年大连港(601880,股吧)上市,现在青岛港和秦皇岛港也在谋划上市,这股浪潮背后涌动着各个港口激烈的博弈。你觉得应该如何避免各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如何实现各港口的均衡发展?

  陈耀:这个就是刚才讲的规划问题。环渤海的港口发展要谋定而后动,要整合港口资源,港口功能定位要明确。像国家交通部这样一些部门,应该牵头解决各省各自为政,甚至省内不同城市也各自为政的问题辽宁的营口跟大连之间的竞争就非常激烈。各港口间一定要加强统一规划。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划涉及到了这方面,但是实施起来有些走样。

  地区利益协调难题

  《21世纪》:现在北京和天津都说要建金融中心,这其中就有重复建设的问题。大家一直在谈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是实际上做起来很难。你觉得症结在哪里,应该如何破解?

  陈耀:这是地区利益的问题,各地区都想争这样一个利益。地区之间的利益一方面要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一方面也要有一个利益协调机制,这个协调机制需要一个上级主管部门加入。

  像你说的这个问题,银监会和另外一些相关部门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应该将金融中心的功能细分,而不是笼统的讲金融中心。比如可以从证券中心,或者是场外交易、柜台交易这些方面进一步细分。这样才能避免不同地方盲目发展,形成不必要的竞争。

  《21世纪》:要使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三个地区的产业该如何布局?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陈耀: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鼓励生产要素进行跨区域重组,是避免重复建设最有效的办法。相关的省市要坐下来,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则,鼓励生产要素的跨区域重组流动,打破地方保护,这样才能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21世纪》:但实际上我们是不是缺少一个这样的协调机制呢?这个协调机制如果能够发挥作用的话,应该达到哪个层面?可以放在哪个部门?

  陈耀:现在只有一个环渤海城市联谊会,但级别比较低,协调效果不突出,作用不是很大。我认为,国家应该在这方面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在中国这个体制下,单靠各省市建立起来的松散的协调机制,应该说作用不是很大,遇到一些利益攸关的问题,很难发挥协调作用。

  我希望机构级别能高一些。在现有体制下,可以赋权发改委下设的地区经济司,让他们来做这项工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