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国外航运界寻常的惯例,却成为当前中国航运人士争论焦点——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航运市场透明度持续提高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似乎已可以取代传统的航运经纪人,而且确实香港和内地都有机构一直在努力,试图建立电子交易平台撮合航运交易。航运经纪人过时了吗?

  对此,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经纪人俱乐部”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和内地航运界资深人士刘巽良。

  他的观点十分明确:“无论是1996年上海模仿证券交易模式而建立的场内船舶交易模式,还是外国大型贸易商花费巨资建立的电子租船业务平台。从两年前香港某研究机构提出建立香港航运交易所,一直到最近有人提出要建立新造船交易所,所有这些设想、计划和努力,最终都宣告失败。”

  回顾波罗的海交易所历程可以看出,这家250年前由一个船主、商人聚集的咖啡馆,演变而成的全球最重要航运交易机构,最初实行的是由经纪人撮合、有市有场的交易模式。

  随着二战后信息技术发达,有市有场的模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电传机、传真机、手提电话、互联网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市无场”的交易所,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交易所,这就是现代租船和买卖船市场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有形的聚集地市场被淘汰了,但航运经纪人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在航运逆市中,不断创造需求。

  刘巽良说,这些都是市场的自发选择,亦是全球航运业发展的必然。尤其船舶买卖涉及的环节多、专业性强,每条船的技术和商业特征都不一样,所以也就没有可能实现电子撮合。

  刘巽良分析说,“我们这里谈的市场是指不定期(租船)市场,以及船舶买卖市场。这个市场的经济学特征就是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均质产品、进入或退出障碍低、规模效益不明显,而且供求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哪一方也没有明确的定价权。这就是中介存在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交易标的的非标准化,亦成为另一个重要因素。”

  “以租船业务为例,哪怕是同一条船、同一条航线、同一个市场周期,只要相差几天时间,条款就可能不同。因为不同时间段在装货区、交船区的运力供应、需求、天气、水文都可能不一样,如果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更会直接导致条款的不同。”

  上述自由竞争市场遵循的是“订约自由原则”,面对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市场自然而然需要一个信息灵通、经验丰富、地位中立的专业经纪人从中撮合,最后谈定条款后成交。这也是没有任何电子平台能够撮合此类“非标准标的”的原因。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