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魏家福面向世界船东,大声疾呼“加强行业的合作和自律,控制运力,不再制造新船”,这是他自1998年担任中远集团总裁以来,首次发出这样的呼吁,此后他又在多个诚发出类似倡议

中远“船长”魏家福希望变得低调一些。近期,他拒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专注于处理公司内部事务。

魏家福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魏董事长近期频繁出访欧洲和日本等地,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司内部事务,间或去拜访当地航运企业或与航运业相关机构,目的也是为了中远协调关系,或为公司拓展发展思路。”

之所以会这样,这位工作人员解释,“对于目前航运市场及中远的状况,他该解释的都解释了。此外,今年已经进入下半年,国际航运市场仍然处于艰难境地,他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来运筹帷幄公司的发展。”

国际航运市场近年来进行了快速的牛熊切换,成为“锯齿形”的市常按照魏家福的说法,2009年是“冬天”,2010年“春天”来了。然而“春天”刚过,2011年“冬天”又来了。过去航运市场是3到5年一个周期,现在则一年一个周期。

两个“冬天”让中远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远洋 的年度亏损,分别达到75.41亿元和104.5亿元,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亏损王。

今年已经62岁,有30多年航运业从业经历的魏家福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这种“锯齿形”市场,他们以前也没遇到过,确实存在对市场变化估计不足的情况。据介绍,目前国际航运市场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以前不同的船型,处于不同的市场周期。例如,散货船运价低迷的时候,集装箱船的运输却处于景气周期。而从去年到今年,在国际航运市场上,多种船型的运价都处于低谷,这种情况以前也很少见。

作为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仍然要掌舵中远这条大船的船长,魏家福需要快速应变,继续征战。他采取了与相关航运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以及对中远内部进行调整等手段,来应对目前的困难局面。

低谷反思

在去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魏家福面向世界船东,大声疾呼“加强行业的合作和自律,控制运力,不再制造新船”,这是他自1998年担任中远集团总裁以来,首次发出这样的呼吁,此后他又在多个诚发出类似倡议。

“作为中国船东协会的会长和亚洲船东论坛的轮值主席,我有责任告诉业界,当前我们的困难所在,该如何应对。有船东说现在我有能力造船,而且目前船价低,正是我发展的好机会,但我告诉这些船东,在金融危机、航运业运力过剩的大背景下,运价上不来,再造大船,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魏家福这样阐述自己的理念。

魏家福之所以反复呼吁,是因为目前航运市场运力大于运量的状况,已经异常严峻,正不断侵蚀航运公司的利润。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守国曾告诉记者一组数据,从2006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航运市场虚火旺盛。当时,一艘好望角型散货船,每天的运营维护成本近3万美元,日租金却可以达到26万美元,而2011年同类型的船只,日租金仅为4,000美元,船东每天要亏损2万多美元。

张守国回忆金融危机前的航运市场,“自有航运业以来,从来都没有这么火爆过。船东们看到需求旺盛的假象,纷纷下订单造船,导致航运业、造船业迅速膨胀。”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行业经营者,在火爆的市场面前,也难以抗拒扩张冲动,船东们正是当下运力过剩的始作俑者,中国远洋也是其中一员。

金融危机之前,中国远洋正积极推进运力升级。在集装箱船领域,2007年至2008年,该企业的运力同比分别增长了9%和14.1%。截止2008年底,该企业持有59艘集装箱船订单。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受惯性作用,该企业集装箱运力仍然保持了同比13%的增幅。同期,该公司拥有、经营及控制的干散货船运力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很快,船东们就尝到了在虚火旺盛时盲目扩张运力的苦头,不得不作出全面调整。

魏家福承认,他们对前期的扩张策略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在2008年的年报中我们就曾披露,在和船厂洽谈延迟交付或取消部分新船订单。即便是在市场有所回升的2010年,我们也没有新增船舶订单,2011年又延续了这一做法。”

除了自律之外,魏家福还反复向行业喊话。他的呼吁得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认同。魏家福介绍,去年他在与台湾长荣海运的高管交流时,听说长荣海运有新造100条集装箱船的庞大计划,当即建议他们去租船,而不是再下单造船,以避免行业运力的进一步扩张。长荣海运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接受了他的建议。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