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以“全球经济复苏与制造业转型”为主题的第六届亚洲制造业论坛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制造业的专家、企业巨头共聚一堂,共商经济低迷时期的制造业发展趋势。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董事长宋海良发表主题演讲,抓住机遇,升级转型应对新挑战,分享了海洋装备产业的新一轮资源开发观点。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董事长 宋海良

宋海良:今天这个板块的题目是海洋装备业,我的名字不叫海洋,叫海良,差一个字,讲讲海洋工程装备发展与展望,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抓住机遇,升级转型应对新挑战。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是上海振华重工的董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参加亚洲制造业行业年会,并借此平台代表上海振华重工与各位领导和专家交流企业发展的心得。其实我的心得还不够深,我到振华重工刚刚三个月。我今天主要谈谈当前海洋装备制造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上海振华重工作为全球大型装备的制造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战略思考与战略选择。 随着陆地能源的日渐枯竭,海洋将成为下一个蓝色经济的摇篮,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等产业,培育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产业。 我国海洋经济战略对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希望在新一轮海洋经济的热潮中能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平台,大力提升我国高端制造的水平

第一个还共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机遇,二是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三是面临的极大的挑战,二是振华重工在该领域的发展规划与目标。 海工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机遇,油气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即向上勘探、钻井、开发与生产,左右了海工装备市场的需求。持续的经济增长是能源需求的保障,世界特别是中印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发展将推动未来能源需求,世界石油日需求量为8000多万桶,其中美国需求大于2000万桶,中国需求大于1000万桶,占 世界第二,其中50%为进口,预计2015年需求达9300万桶,2035年将达1.1亿桶。

二是油价的因素。原油价格的波动是下游产业的风向标,各大石油公司多以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作为增加或减少投资的决定性因素。研究显示当一国的原油支出达到GDP的4%时,则经济会出现衰退,若原油价格到达150美元时,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产量因素。美国能源署的报告预测,在2035年前,油气能源消耗将会较当前水平增长30%,平均以1%每年的速度复合增长。然而,也有权威机构观察到,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已经在2010年前达到产量的峰值。 四是绿色因素,《京都议定书》要求所有契约国对减少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承诺和贡献,绿色环保的理念将影响传统石油工业,催生新型清洁能源。我国十八大强调生态文明,探索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随着碳排放税负政策的出台,虽难以涵洞传统石油的地位,但是探索清洁能源成为趋势。各类新能源:海洋中可开发的能源和资源——天然气、页岩气、风能、潮汐能、洋流能、可燃冰、锰结核等 综上石油工业将会受到全球经济的增长,以及未来绿色环保政策约束的综合影响,从而传导到下游的海工装备制造业。根据道格拉斯的数据,全球产业指数到12年3611亿美元,未来五年整个世界海工装备的市场年均容量在700亿美元以上。所以从整个趋势看,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二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深海是海工装备产业的一大趋势,目前资料显示世界石油的极限探明量达到一万亿吨,开采量三千亿吨,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于海洋,浅水的油气生产达到峰值,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深水区域更是未来勘察的热点,深水装备更将成为海工装备发展的制高点。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中国南海75%的面积处于深水,油气资源多分布在深水水域,其中深海的石油资源站50%,天然气资源超过40%,可见南海开发对深海装备的配置需要。 由于装置不足,应该属于中国的南海周边有1380口井年产量5000万桶被别国弄去,顺应南海资源开发要求,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必须加快发展,满足国家海洋经济及能源资源战略需要。

从浅海逐步走上深海,我们可以预见海工装备需要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固定式的生产系统,包括固定式生产系统自升式平台,张力腿平台等,浮式生产系统、浮式生产储藏泄油装置FPSO,SPAR等,水下生产系统 括进口装置,采油树,控制系统,清管系统,回接系统,修井系统等支撑平台。 从开发角度来讲,三者层层递进,技术门槛逐步升高。过去十年海洋装置得到发展,技术日趋成熟,未来的投资集中会集中在水下设备。根据美国SDI预测,未来水下生产设备开支六百亿,322%的增长。现在的格局是什么呢?欧美垄断亚洲制造是当前海工装备市场基本格局,在世界海工装备的重心经过转移到新加坡、韩国之后,我国极有可能逐渐成为亚洲海工装备的重心。

研发能力及配套能力的薄弱是当前我国海工装备业发展的两大软肋。必须从需求出发,立足科技创新,完善重点共性技术的研究,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形成现代化的海工制造业体系。作为制造商被动制造、跟随制造、局部制造,只能永远坚守低端,所以必须从需求出发,立足于科技创新,完善重点技术研究,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核心企业,形成现代化的海工制造业体系,助力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的生长。 政策暖风助力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的成长。08年开始政府开始出台相关的海工扶持政策,近年代我们陆续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即新产业发展规划,海工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年到2020年,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年到2015,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等。近年来,我国成功升级转型,改“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在行业的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

同时海洋经济拥有极大的潜能和广泛的前景,这些资源的开发与海上油气能源的开发存在着一定共性,是海工装备制造业的潜在市场。 第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上海振华重工海工业的发展与挑战。海洋石油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各国加强海洋油气开发的背景下,海上重工装备行业也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期。然而在发展之初,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以下将结合振华重工的业务发展,谈谈海工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

一以钢为纲,在共性中求发展,在优势领域拓展。许多企业跨入海工行业之初都会面对起步较晚,业绩较少的困境。振华重工以港口机械起家,做了3年的技术储备和转型准备,组织成立海上重工设计研究院,以高质量钢结构制造为基础,以起重机技术为依托,迅速发展基础技术研发,在海洋工程船舶产品上找到了突破口。 2007年公司为中海油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了世界单机起重量第一的7500吨全回转起重船、2008年振华重工为韩国三星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8000吨双臂架起重船、2010年7月20日,公司完成第一艘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3000吨铺管船出口卢森堡、2011年又为西班牙用户成功交付4400吨起重铺管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具备动力定位系统的起重铺管船、12000吨浮吊已被国家工信部列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研发项目,主要研究重点为12000t全回转浮吊的关键技术。

二各类海洋石油钻进平台,公司坚持不断的进行钻井船的技术储备,每年选派二三十名海工装备技术人员到美国学习交流,对掌握和积累海洋平台的核心技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三各类海洋工程装备的配套系统,公司自助研发配套件,全面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11年公司海工配套产品成功配套,全套甲板设备,是中国首次将系统地通过了ABS圆形实验,向新加坡等各知名平台制造商供货,标志着我们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二全力打造振华重工海工装备七大核心竞争力。有别于传统的制造业普通的造船业,海工装备有着更高的门槛和要求,为高端进入海工市场,振华重工集中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了七大核心竞争力,以期在海工装备市场站稳脚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了一大批懂技术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在公司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商务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振华重工依靠向8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港口机械和海洋工程装备,形成了海外营销脉络资源。公司为推广海工产品,捕捉市场机会,进一步在重要海外市场设立分支机构。 二成熟和系统化的研发能力。振华重工搭建了以博士后工作站、陆上重工设计研究院、海上重工设计研究院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拥有国内海工制造企业里最强大的设计和研发队伍。公司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及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机制,成功攻关近百个科研课题,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个方面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上海振华重工拥有8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1万亩,邻水外场面积达2千亩,拥有钢结构车间84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00万吨钢结构的制造能力;所属长兴基地地处长江口,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拥有深水岸线长达5公里,承重码头3.7公里,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装备生产基地。 所属大南通基地定位于专业的海工装备生产基地,将打造成未来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基地。。 三所属的南通船舶公司,不以低价,低端占领市场,而是通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从高端切入国际市场,改善了欧美等国家对中国制造的担忧和歧视。 我们一提到中国制造是低廉的,低端的,我们想从这方面坚持我们的发展方向。 四完善的配套能力。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自己的配套率低于30%,大量依赖进口,核心装备自配套率甚至不足5%,制约了装备制造企业的高端发展。振华重工十分重视国产配套件的发展,依托公司海工研究院、各大科研院所,及生产基地的配合,通过消化吸收项目经验,加强自主创新,目前,公司已有多项核心海工配套设备获得突破。

第五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及公司品牌的战略基本保障。对所制造的产品提供高质量的社后服务,分布世界各地的售后服务团队,24小时内及时了解并设法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 六独一无二的远洋运输能力。振华重工所属船运公司,拥有远洋运输船舶22艘,4艘半潜运输船,能将产品整机运往全世界任何港口,使公司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整机运输能力的设备制造商。 第七高效的投资融资能力。在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上游能源公司对其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更高的要求,构筑纵向产业链与相关多元化对制造业发展框架的是我们的目标,提升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并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有了产业链的,公司可以通过扩展产业链来形成新的增长点,随着产业链的完善与拓展,振华重工将逐步完善升级转型,向世界一流的海工装备迈进。 最后谈一点振华重工在科技方面的发展目标。这里面提的有点大,实际上是科技几个目标,怎么样从制造走向智能化的迈进。一坚持自主创新,上海振华重工的发展史也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历史,公司从92年成立以来,能够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个海工制造业,这个成绩受益于改革开放。 加强合作攻关,多方合作求共赢。

以人为本,公司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以市场为导向,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与有关重点院校的技术合作,借助其基础研究和试验条件的优势,在攻克关键性技术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效益的同时,培养出一批杰出的行业领军人才。 完善技术研发框架体系,公司未来将在海工装备的大型化、深水化、信息化的研发进程中加大步伐。公司将建立起独立的技术研发框架体系,并对各技术分支,由浅入深的有序研发。 上海振华重工的发展目标,根据公司“十二五”规划,公司“十二五”期间将坚持“科学发展、效益优先、转型提升、创新引领”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升公司整体技术创新水平,为公司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十二五末期,振华重工将形成成熟而完整的产业链,并在一些海工装备配套设备上寻求闪光点,真正创出海工品牌。

最后的结束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海工装备制造业更是攸关国家能源安全的支柱产业,期待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腾飞,使我国真正迈入海工造船强国之列。谢谢大家。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