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8日,长363米、吃水15.2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利波拉”号在厦门港青屿水道外搁浅。夜里两点多才执行完引航任务的他,在清晨六点钟接到站里的电话通知,火速前往海事局,与海事工作人员一起赶往事故现场指挥抢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作为抢险专家组成员,废寝忘食地研究进一步方案,为最终巨轮的成功脱浅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因此受到了厦门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2012年11月21日,他引领船长334米、吃水11.6米的大型集装箱船“长捷”轮进港,引航过程中因突发船体故障,造成右舷无法靠泊。面对退无可退的紧迫局面,为保障港航安全,他大胆打破常规,在落潮流速近2节的情况下,调头顺流左舷靠泊,安全平稳地将其靠上海天码头10号泊位。他在危急时刻镇定果断,用精湛技艺和过人胆识博得了船长与港方的高度赞誉。而这种针对超大型船的反潮水应急操纵,在厦门港引航史上也当属首例。

  

2014年9月25日,船长186米、吃水11.5米,载有4万多吨煤炭的散货船“拓展5”轮在自引进港途中因判断失误偏离航道,于厦门港东渡航道外鳗尾礁处搁浅。10月7日10时许,杨其猛指挥该船在4艘大马力拖轮的协助下,趁天文大潮成功脱浅,并于11时30分安全靠泊东渡石湖山码头继续卸货,为船东挽回了巨大损失。

2014年12月20日,厦船重工建造的当时世界最大超巴拿马型汽车滚装船从船坞下水,杨其猛同志担任此次出坞下水引航总指挥。该轮停车甲板多达14层,最大装载量8500辆标准小车,体量巨大,无动力,出坞操作十分困难。杨其猛同志不负众望,精心指挥,圆满完成此次任务,为厦门港引航站引领此类船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6年的4月,对他来说有些不同寻常。短短一个月间,他在引航生产中先后处置了四次难以预估的突发险情,包括船舶主机失控、在狭水道中舵工操反舵、舵机卡位以及大型滚装船下水时坞门漂开等。其中最为惊险的一幕发生在长259米、吃水12米的“日照鸿运”轮出港过程中,当时该船以9节多的速度航行,舵机突发故障导致舵叶卡在左舵10°的位置,船首向左偏转越来越快,船体径直向着左前方400米处的危险品化工码头冲去。凭借多年的技术磨练和扎实的经验积累,他临危不乱沉着应对,迅速而坚决的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将船舶控制在安全水域,成功把一起重大事故隐患化解于未然。

2016年9月,厦门遭受建国以来最强台风“莫兰蒂”的正面袭击。接到台风警报之后,杨其猛坚守在防抗台第一线,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组织疏散船舶出港避台。台风过境后,杨其猛第一时间带领引航员出发,顶着风雨,在惊涛骇浪之中攀爬近十米高的引航梯,登轮引领大型船舶进港。台风惨烈,但正是在无数和杨其猛一样不畏艰险、坚守岗位的港航职工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厦门港安全地抵御了“莫兰蒂”的侵袭,及时恢复了生产。

2017年2月15日,杨其猛成功引领总长近400米的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美慈马士基”轮,在调头区回旋短轴仅为680米的狭小水域内,顺流调头靠泊嵩屿集装箱码头,完成了厦门港引航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不仅在国内,在国际港口界都是一次令人感佩的壮举!

……

  

26年来,在他的引航生涯之中,类似的引航作业数不胜数。

作为资深引航员,杨其猛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态度有口皆碑。无数的节假日,无数的不眠之夜,杨其猛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他的夜班引航记录最多达到了一个月23天!

作为管理干部,杨其猛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建设引航文化。他经常走访客户,征询意见、听取建议。在他的推动下,引航站积极践行“阳光引航”的服务承诺,历年来,获得了“港口先进集体”“文明单位”“中国货运业大奖”“全国十佳引航机构”等诸多荣誉。他本人也多次被上级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文明服务十佳标兵”及“福建省港航系统最佳引航员”等光荣称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本着对维护港航安全的责任感和对引航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厦门港辽阔的海天之间,杨其猛用满腔热血书写着平凡而又壮美的人生篇章!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