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授予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国海上搜救奖”,这是全国首家获得该奖项的医院。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这家医院又与海上搜救有什么关联?“29年,我们医院出海施救330多次,海上行程43700多海里,救治渔民480多人次。其中2018年前11个月,我们医院出海30次,派出医务人员61人,出海施救249小时,救助渔民28人。”该院医务科主任林晓用一组数据回答了以上问题。

他们不是渔民,但却与渔民兄弟心连着心,驰骋于大洋深处,决战于怒海惊涛。多年来,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用生死时速,抢回无数条濒临绝望的生命,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深情守护渔民 救助体系应运而生

温岭地处浙东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广袤的海洋资源,孕育着温岭沿海17万渔区人民。大海,不仅给予渔民巨大的海洋财富,也给他们带来了无法预计的危险。渔民长期在海上生产、生活,外伤、溺水、突发性急病或因鱼虾腐烂引起的硫化氢中毒等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缺医少药的境况威胁着渔民的生命。

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渔区重镇,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海上医疗急救的任务。1989年11月,台州市红十字会松门急救站建立,挂靠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海上救助体系应运而生;2012年9月6日,当地政府批准建立温岭市急救分中心四院急救站。使命因责任而生,急救队员把海上抢险救生任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年复一年深情守护着这片大海。

“当时我们参与海上急救的医务人员都是医院里的党员和中层骨干,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年轻医务人员也加入了红十字志愿队伍。”林晓说,为救助海上受伤渔民,医院还建立了专门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放120海上急救电话,并编印《渔民海上卫生急救100问》向渔民发放,形成了由当地政府牵头,渔政、边防、医院联合组成的抢救网络,成为东南沿海一道温情的“生命屏障”。

惊涛骇浪里 白衣天使在闪光

海上急救队始终秉持着一个理念——“风浪再大,也要出发”。只要接到急救任务,广大医务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前冲。

35岁的陈君晓是急诊科的护士长,也是这支急救队里创造一次出海时间最长的一位。“那一次,接到出海救助的任务后,我和副院长周鸣钧一起从礁山港坐船出海,在港区里风浪还不是很大,可船到积谷山以外的海面,风浪就变大了,救援的渔船在海上行驶,颠簸摇晃,我们本想睡在船舱里,但渔船不稳,根本睡不着,不一会儿我们就吐了。”陈君晓回忆说。

“我站在甲板上,一度有了退缩的念头。可后来,想到受伤的渔民还在那儿等着我,便咬咬牙坚持了下来。”陈君晓继续说道,经过一天多海上航行,救援渔船终于在指定海域发现事故渔船。于是,在出事渔船探照灯的照射下,两船开始靠拢。然而,波峰浪谷中的船只就像跷跷板一样不停地起伏着摇摆着,眼看就要靠近了,忽然一个大浪打来,两船刹那间便又分开了,就连缆绳都无法抛到对方的船上。一次、二次、三次……不知道过了多久,事故渔船终于接住了缆绳。船是靠上去了,可两船上下摆动的落差达半米来高,如何跳上事故船?这对没有船上生活经验、早已体力透支的急救队员来说是个难题:万一跳进了海里,万一被两船夹击……陈君晓回想起那次救援的经历,至今还心有余悸。

“把手给我,等两船平衡后再跳!”渔民们边向她传授跳帮要领,边伸过手去。陈君晓在救护船工作人员的搀扶下,鼓起勇气把双手伸向渔民,看准时机,待两船落差瞬间平衡之际,用力起跳,这一刻,她几乎是被对面的两名渔民凌空拎到了渔船上。

“吸氧、输液……”一上船,陈君晓和周鸣钧就立刻显出“飞虎队员”干练本色,各就各位迅速施救。当时受伤渔民躺在甲板上,昏迷不醒,情况比较危急。陈君晓立即对病人展开了对症施救,吸氧、脱水、护胃、保护脑细胞等一系列救治,她还指挥渔民拿来干被子,把渔民转移到通风处准备扎针。

船上堆满了鱼虾,散发着阵阵的腥臭味,陈君晓没忍住,又是一阵翻江倒海般地呕吐。胃里已经没什么东西可吐了,只有苦涩的黄胆汁,让这位年轻的女护士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她几乎是贴着甲板爬到病人身边。此时,天色昏暗,加上船体不停地摇晃,根本无法扎针,精疲力竭的陈君晓只好跪在舱板上,抱住病人的胳膊,尽量让自己保持平衡,凭着经验,几乎是摸着静脉给病人扎上了针。

渔船在海上航行,急救队员的抢救也没有停止,他们这一刻不停地关注着伤员的病情发展情况。70多个小时后,陈君晓和周鸣钧终于回到礁山港。

与陈君晓一样,每一位出海施救的急救队员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他们的院区不只是陆地,还有苍茫汪洋;他们的诊室不只是病房,还有动荡船舱。多少次身处险境让家人担忧,他们已经记不清楚了。他们记住的,是一次次生命转危为安时,渔民们脸上愁云消散展露的笑颜,是渔民饱含感激之情送上的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是履行完使命披着霞光返岸时心头涌动的满足与自豪。

出海施救多了,渔民们送给了这支急救队一个雅号:海上飞虎队。

攻三关历四难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海上医疗急救面临急、难、险三大关。每一关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仅是对急救业务技术的考验,更是对身体和意志的考验。海上急救必定因急而动,与难相随,与险为伴。急救队总是有求必应,有险必救。每一次出海施救几乎都是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涌浪滔天的环境里,船体颠簸不定,医疗设备有限,急救队员必须克服极度的疲劳和不适,迅速诊断,快速施救。

老家来自江西的洪恽是一名外科医生,入院12年来,他参加“海上飞虎队”就有10年。“刚开始对大海一点也不了解,后来跟过几次的海上急救,在浪涌滔天的大海里,那种翻江倒海的滋味很不好受。其实也想过,下次不去参加海上急救队了,但每每接到出海救援的命令,双脚就控制不住,恨不得一下就把渔民给救回来。”他说。

后来,出海施救的次数多了,他也慢慢总结出经验。“现在出海,虽然也还会吐,但我有我的方法,一上船我就啥也不去想,钻到休息室里去睡觉,平躺在那里,尽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很多人都说,在船上吐了的话,胃不好受,饭也吃不下;我就尽量让自己吃下去,哪怕吃一点也好,这样可以保存体力。”

2018年11月20日下午4时30分许,医院接到海上急救任务,说是一名渔民的面部被划伤,血流不止,距离到岸还需要4个多小时的行程。接到任务后,洪恽就与一名护士一起赶到石塘民间海上救助站,搭乘渔船出海施救。“那天风浪非常大,渔船在海上也是非常不稳,因为渔民受伤比较严重,那会儿我们就通过卫星电话,告知对方渔船的船长给这名伤员做一些简单的包扎,刚开始还好,分散了注意力,倒也没有晕船的反应。”他说。

驶出去三个多小时,天就黑了,天上无星无月,海面一片漆黑,渔船在狂风恶浪中疾行。“联系上对方后,我就想回去休息一下,可没走几步,就开始晕船,而且吐得很厉害,好在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碰到了出事渔船。渔民的伤口大概有10公分长,我们对他的伤口进行了清理和包扎,总算是止住了血。”洪恽回忆说。

无数个日日夜夜,急救队员们出没于风口浪尖,奋战于怒海绝地,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战斗,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