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8

  中国航运业感受寒冬

  经济形势好不好,看看港口忙不忙。

  从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传来的一条消息让人有些吃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创下12年来新低。

  曾有人把港口的忙碌程度作为观察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态的小窗口。如今,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的航运业也已受到影响。

  第一大港甚至吃“鸭蛋”

  11月中旬的山东,寒风已经有些刺骨。可到济南来开会的全国各大港口与航运企业心里却更冷,他们面临的困难比天气更严峻。

  作为全国第一大港的上海港在会上透露了他们遇到的各种困境。

  目前,上海港除了机电产品出口上扬外,进出口的集装箱、钢材、煤炭等直线下滑,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创下了十二年来的新低;在金融危机对内贸航运的影响上,上海港党委副书记张有林用了“没想到”三个字,通过上海港南北运输的钢材、建材这段时间甚至降至“零”。

  航运大户中远集团的日子也过得紧起来。运输部总经理袁小宇说,10月份以前,中远的海运营业额还能保持3%以上的稳步增长,到10月份突然原地踏步。

  而且,他对明年的海运形势也不抱乐观态度,“澳大利亚矿石到上海的运费已由54块暴跌至现在的4块左右,海运企业的日子已经没法再过了”。

  此外,作为海运产业链上游的造船业也同样步入寒冬。“10月份之前,很多运输船队找到造船厂厂长,求爷爷告奶奶地让他们抓紧把船造好,好赶紧营运;结果不到两星期,脸色立即就变。”上海一家造船企业的老总现在很是烦恼,很多船队都找借口拖延,新造的船故意挑毛病让整改,拖延交船时间。据统计,目前全国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增加新船订单,宁愿交违约金撤单的反而不少。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也说,这场教科书上也从来没有遇到的金融危机,已经让港口企业、航运企业和造船企业跌入了低谷,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冬。“我们行业遇寒流挨冻快,回暖慢,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徐祖远说。接下来,他打了个比方,行业内要学会北极熊的抗寒耐力,像企鹅似的靠在一起抱团取暖……

  期盼4万亿大手笔雪中送炭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从1979年的区区3.29万标准箱,发展到2007年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今年将达到1.3亿标准箱,中国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已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

  但受世界金融形势振荡多变的不利影响和国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港口的需求正在下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已开始放缓,很多供求关系接近饱和的集装箱码头明年的日子将更形艰难。

  “国内部分港口已经面临能力过剩问题。”虽然港口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受经济影响的时间要滞后些,但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已经意识到了情况的严峻性,“预计明年的形势会比今年更严峻。”

  “货运量几乎陷入停顿,一个月也可能装不到一船货。”一家航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满光也沮丧地说,目前大宗货物如煤炭、矿石、建材、钢材等货源都出现了严重萎缩状况。

  由于运力供应明显大于运力需求,运价也在大幅跳水。曾有一家货运公司表示,目前从秦皇岛到宁波航线,运输煤炭每吨36元,远远低于最高峰的150元,而万吨轮运输一吨煤的成本则是55到66元,因此每运一吨煤就要亏损约20元:“你说我们运不运?不运,是亏,可是船停着不动,也是亏。”

  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已经显现,但是对港口和航运企业来说,“噩梦”也许才刚刚开始。现在中国港口已经积极寻找突围。

  “随着国务院出台4万亿的经济激励规划,以及各省市出台了各自的配套方案,中国经济将会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这也会给已经在‘下雪’的航运业带来温暖的。”一位航运公司老总充满期待。

(来源:中国水运报)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