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上风总是很大,吹得人不得不眯起眼睛。穿过防风网,风立刻变小了,几万吨电煤静静地躺着,等着装船运往南方。每隔几小时,先进的喷洒水防尘设施就会启动,给电煤防尘降温。透过水雾,一抹彩虹若隐若现。据称,防风防尘设施是现代煤码头的标准装置。

  5月31日, 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召开,与会的是全国各大港口的主要负责人。“港口普遍认识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港口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

  徐祖远早年一直从事航海水运一线工作,多年来,对水运业界节能降耗的变化有着切身的体会,“中国的绿色港口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这是令我自豪的,虽然这其中有过阵痛,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绿色港口建设开花结果

  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1429个,其中沿海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1261个,比10年前几乎翻了一番。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76.5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2亿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

  随着航运业及港口迅速发展,带来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随之增加,对港口和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从1990年至2004年,全球由于船运造成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增长43%,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说,“10年前,粉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运营不仅影响上海港的空气质量,还对港口航运从业者及公众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我们工人不能穿白衬衫。不过,现在工人们也终于成了‘白领’了。”

  2005年10月,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兴起了绿色港口的建设。如今,低碳经济势如潮涌,中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开始开花结果。

  目前,全国港口生产综合单位能耗由2000年的每万吨吞吐量的5.77吨标准煤降到5.20吨标准煤,降低了9.88%。港口每年治理粉尘100多万吨,规模以上港口化学需氧量(COD)排放仅占全国排放总量的0.03%。

  防风防尘技术让港口“尘埃落定”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令我国沿海新建码头的环保和节能设施建设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内河码头的环保和节能设施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

  为缓解“北煤南运”压力和大秦铁路扩能分流,2007年,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泊位工程正式运行。“这个港区地质条件复杂,没有建设10万吨级泊位的成熟经验。”京唐港总经理汪文发告诉记者,“如果用重力式沉箱结构方式,则沉箱预制、水上拖运,安放时会对港池浮游生物及周边海域环境产生扰动。”

  汪文发说,兴建期间他们首创了在粉沙质海岸上采用全遮帘式地下连续墙板桩码头结构,对港区海域扰动小、污染少,最大程度的将港口与周围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而总长3572米、总投资1.445亿元建设的防风网工程,每年可减少起尘1384吨。

  一排排小叶杨、紫穗槐树、洋槐、垂柳,把整个京唐港掩藏在绿荫下。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其身后是一堆堆的电煤。一道道“绿色屏风”,加上高达24米的防风网,有效阻挡了肆虐的海风。天津港神华煤炭码头的董事长李国信说,“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已经告别了机器轰鸣、煤灰飞舞的传统景象,四处鸟语花香。”

  目前,国内沿海煤炭码头均选用“布袋除尘器”来减少煤炭在皮带运输过程中的扬尘。但港口环境潮湿,煤炭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含水量高且产生大量水汽,水汽经过滤袋极易使布袋除尘器出现糊袋的现象,使得除尘器风量下降,影响除尘效果。

  天津港神华煤炭码头的技术人员深入到国内专业散货码头进行调研论证,最终选择了“高压静电除尘系统”工艺。李国信说,“这种工艺可将含尘气体在通过较强静电场时,将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使用过程中压力损失小,可使得风机功率相应减小,降低能耗,并无需解决糊袋、破袋及清洗和更换布袋等问题,缩减了运行费用和维护工作量。”

  李国信认为,众多新工艺的选用是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一线员工的岗位发明创造,即便投入大量资金效果也不会很好。

  油改电技术为港口节能降耗

  青岛港是传统能耗的大户,年耗电达2亿多度,耗煤6610多吨,耗油31000多吨,耗水230多万吨。“港口行业是传统的能源消耗大户,如继续高能耗、高污染,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焦广军说:“中国港口物流要大跨步迈上复苏之旅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致力推进低碳经济,走绿色物流发展之路。”

  据介绍,青岛港先后投入45亿元,从源头上淘汰了一批高耗低效的设备,引进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能耗低、效率高的先进设备600余台。其金牌工人许振超研究的轮胎吊“油改电”技术将传统集装箱轮胎吊作业时的燃油动力改造为电力驱动,使得轮胎吊单箱能耗下降40%以上,单箱运行成本节省70%以上,并基本实现了废气零排放。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在国内外十几个港口的200多台轮胎吊上,年节油约2000万升。

  焦广军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就是要改变之前粗放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一线员工是最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很多技术、工艺的改进都是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自动化控制也是港口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在太仓港集装箱码头,操作人员只要轻启开关,轮胎吊便会平稳向前滑动,携带的移动电缆随之慢慢舒展,起吊集装箱整个操作过程既无浓烟,也没有大的噪声。

  “太仓港投入巨资,对场地中的35台轮胎吊进行了‘油改电’。”太仓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学明自豪地说,2009年,太仓港码头因“油改电”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0吨,减少了2万多升废油排放量,还节约了1500多万元的经营成本。

  目前,交通运输行业明确提出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发展目标,与2005年相比,全国港口单位长度生产性泊位完成的货物吞吐量提高50%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10%左右;港口粉尘综合防治率达到70%,港口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100%。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