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10月8日电   全力推进董家口港区全球领先的港口设施、智能化和数字化以及保税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物流交易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先行示范区……6日和7日,青岛市董家口港区召开“蓝色经济战略下港区发展研讨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等专家组成员与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港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一起,围绕港区未来发展走向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港区正紧抓国家加快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机遇,经济先行、制度先试、探索模式、示范引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先行示范区。”

  率先建高端蓝色产业体系。董家口港区有效利用超大型泊位的枢纽功能,建设成为物流交易大港及蓝色新港城。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港区高端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聚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的优势产业,成为青岛乃至山东半岛的新经济增长极。董家口港区以港航服务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交易体系基本成型,并达到全国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同时,董家口港城建立起由先进海洋产业、临海产业和涉海产业组成的现代蓝色产业体系,并与董家口港区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局面。

  建设全球领先港口设施。大型深水码头建设已成为决定港口乃至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代表着未来港口发展的方向。董家口港区一改过去以吞吐量论英雄的发展思路,打造以物流交易为主要特色的第四代港口,抢占大型深水泊位制高点,规划了全国最大的矿石泊位和原油泊位。目前,董家口港区1个超大型矿石码头已经具备简易靠泊条件,填补了我国超大型船舶接泊能力空白,推进青岛港口向深水化迈进,吸引大宗货物在此中转,有效弥补目前存在的不足,在全国港口发展乃至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新一代物联信息港。目前,董家口港区以正在建设的电子信息中心为契机,积极应用“物联网”先进理念,建立连接电子口岸平台、港务管理调度平台、港口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港区综合办公平台、港投ERP等电子信息系统。港区内的供货方、贸易商和用户企业等能够找到可靠便捷的电子商务系统接口,统一使用稳定、快捷、安全的公共电子交易平台,全面与第四代港口接轨,实现港区全面信息化,打造新一代“物联港、信息港、科技港”。

  打造三大交易平台。董家口港区在规划之初就以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为目标,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散货泊位和油品泊位,并规划了世界一流的保税物流园区,在园区内建设绿色堆场、分拨中心、加工和中转基地,并辅之以期货交割库、电子交易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等综合服务功能。董家口将以保税物流园区为依托,通过构筑矿石、石化、煤炭三大交易平台,将国内外各类知名企业集聚在港区,实现由传统货流到人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提升,在董家口形成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并逐步加入到国际大宗物资价格体系中,掌握国际大宗物资交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使港区交易中心形成的战略物资交易价格能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货物供求状况,成为物资流通的“风向标”。

  董家口港区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的重要发展极和先行示范区,坚持从“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入手,按照第四代港口的先进理念进行开发建设。同时,港口以城市为主体,以自由贸易为依托,成为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产业集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港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陈世平)

  相关链接:

  董家口港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35.7公里,泊位数112个,建成后总通过能力达3.7亿吨,超过当前青岛港口总吞吐能力。根据规划,到2016年,董家口港区将形成1.9亿吨的通过能力,2020年,通过能力将达到3.1亿吨,规划建设的112个泊位全部建成达产后,港区最终将形成3.7亿吨的年吞吐能力。

  目前,港区各项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20亿元,已有4个泊位实现试靠泊。港区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蜂拥而至。截至目前,港区已入驻和拟入驻招商项目19个,总投资额超过700亿元,9个项目的投资主体为世界500强企业及大型央企,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形成超过亿吨的年通过能力。

  通过这些大的物流项目“点”的带动,董家口港区将聚集起不同物流版块一条条产业链,进而将产业链扩展为产业面,通过“点”、“线”、“面”梯级延展,董家口港区最终将建设成为以大物流、大交易为主导的第四代国际深水大港。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