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海油而言,若此次收购尼克森成功将圆其收购优尼科(Unocal)铩羽而归时未竟的梦想,即优化资产结构、加大上游优质资产的比重,同时积累非常规油气的开发经验。

  刚刚过去的周末,能源领域最大的新闻无疑是中海油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尼克森(Nexen)最终获得加拿大政府批准。

  151亿美元,约合936亿元人民币,两次延期批复,整整100天的等待,这一史无前例的并购案注定将成为中国公司海外并购中的一个里程碑,只是这个里程碑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还是就此结束,仍需细心揣摩。

  以退为进的加拿大

  对于中海油而言,若此次收购尼克森成功将圆其收购优尼科(Unocal)铩羽而归时未竟的梦想,即优化资产结构、加大上游优质资产的比重,同时积累非常规油气的开发经验。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在2012年中海油中期报告中表示,若收购成功,将使中海油成为“资源配置均衡、在世界主要油气产区均占据重要地位的全球性油气勘探和生产公司”。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则表示收购尼克森将使中海油净探明储量和净产量分别增长约30%和20%,并将带来油砂、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的宝贵经验。

  目前此项收购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即使最终未获美国监管机构批准,中海油也可采取剥离尼克森在美资产等方式完成对尼克森的收购。当然在加拿大政府批准交易的压力下,美方其实也没有多少合理的理由拒绝批准。收购最终成功的可能性的确很大,但国内在欢呼雀跃的同时,却很少注意到加拿大政府的后续表态。

  不少人认为这次收购成功不仅意味着中海油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也意味着北美上游领域从此向中国公司敞开了大门。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进入北美上游的大门不仅没有敞开,反而可能因此被关闭,至少是加高了门槛。

  中海油此次收购尼克森金额之大,让加拿大民众恐慌不已,再次激起了加方资源民族主义情绪。在此,笔者并非同情资源民族主义,而是建议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加拿大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稀少,公众对政府将丰富的资源拱手相让给外国公司的担心根深蒂固。

  虽然哈珀政府改变了对华态度,高调访问中国,甚至不惜冒着激怒美国的风险向中国频繁释放善意的信号,但中海油以如此高的溢价收购尼克森却迟迟未得到加方的批复,甚至被两度延迟批复,其背后是加拿大联邦政府一直在努力协调各方利益,安抚公众情绪,在同意批复的同时对那些反对中国公司收购的保守派政客和民众一个安心的交代。

  整整100天,这些人终于等到了一个交代,那就是加拿大不会再批准外国国有公司在任何油砂项目中获得控股权,即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下不为例。哈珀还称这反映了“加拿大人的广泛看法”,并表示加拿大虽然对外资开放,但并不是说其他国家可以畅通无阻地收购加拿大公司。加拿大多年来努力减少各经济领域的国有份额并不是为了见证它们被外国国有公司收购。最后哈珀明确表示,今后外国国有企业收购加公司获得批准将“纯属例外”,加拿大不希望自己的石油产业受到外国政府控制。

  如果按此逻辑,那正常情况下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通往加拿大上游领域的大门岂不是被关闭了?当然哈珀留下了“特殊情况”的口子,但并没有界定何为“特殊情况”,中国公司想要借此小门进入加拿大上游岂不是又平添了一道障碍?如此看来,中海油这次虽胜利了,却堵住了未来的路。

  虽然有加方学者一再向笔者解释这条新规并非只针对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也并非只针对石油领域,但另一位久居加拿大的中国学者向笔者说道,考虑到中国公司对加拿大上游的兴趣和中国石油公司的国有性质,这条新规很明显是在针对中国石油公司。他还说道,同样是国家石油公司的挪威石油Statoil在加拿大拓展业务就未受到过如此强烈的反应。所以他认为,关键还是加方对中国石油公司性质、经营理念的排斥,加上对中国的种种误解造成了目前这种状况。

  海外收购需从量变到质变

  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公司优尼科失败,折戟于美国战场。中海油当年提出的收购价格相当于优尼科股本总价值约185亿美元,比现在收购尼克森提出的价格还高30多亿美元。如收购成功,中海油的产量和储量都将几乎翻番。而且优尼科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排名前十的石油公司,这桩并购案也被认为是“蛇吞象”的经典案例。

  结果中海油失败了,满腹委屈的中海油抱怨这桩并购案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的阻挠。但中海油并未就此消沉,反而越挫越勇,斥资上百亿美元进军北美的雄心并未泯灭,而是以加拿大为突破口继续前进。

  时隔7年,国际能源格局发生了缓慢而深刻的转变。在刚需拉动和国内资源的制约下,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稳步上升,目前已超过55%。“嗷嗷待哺”的中国必将更加积极地在海外寻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外汇储备优势凸显,3万多亿美元的外储给中国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油气产量大幅上升,非常规油气前景看好,发达国家的上游领域成为全球油气投资的香饽饽。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沉重打击,而此时,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收购行动。有人将此喻为“海外能源抄底”。

  事实上,中国石油公司此次海外收购热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明确支持和鼓励。中国石油公司的收购规模不断攀升、目标地区逐渐扩大、投资对象逐渐多元、参与形式不断丰富。据统计,在2011年全球油气并购市场交易金额同比下降30%的情况下,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金额却高达200亿美元,而且单笔收购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从30亿美元到70亿美元,再到此次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151亿美元,这种一口吞下的收购虽然显示出中国公司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但其实对外国公司更多的是造成一种恶意收购的恐惧。

  近两年,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收购逐渐呈现出向发达国家渗透、向非常规业务拓展和注重资产长期价值的特点。中国公司除了独资收购、全资收购外还采取了与大型国际公司联合竞购的方式,收购对象从以项目为主转变为项目和企业兼顾。中国公司甚至不惜以石油开发服务合同的方式参与资源国的油气开发,仅赚取劳务费。但即使在服务合同中,中国公司也在积极寻求从合作者到作业者的转变。作业者不一定是最大的投资方,但却在开发生产过程中拥有主导性话语权。成为作业者是一个公司成熟的标志和实力的体现。

  从1993年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国门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算起,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之路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不论从收购数量、经营成果,还是从自身成长而言,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战略也的确到了一个从量变向质变转变的新阶段。

  民企潜力有待挖掘

  石油公司是一国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主体,石油公司的实力和国际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能否在全球石油领域享有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当下,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战略也的确在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经营能力、资产运作能力和市场化手段都比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但显然仍有诸多不足。一方面,鉴于中国石油公司特有的性质,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石油公司始终摆脱不了作为中国政府工具的色彩。这种政企不分的形象难免给资源国民众造成恐惧,何况中国石油公司动辄就是数十上百亿的大动作,更加让资源国感到恐慌。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