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港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黄蓝”两大国家战略规划建设的重要港口之一,是济南都市圈惟一和最近的出海通道,是山东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最近的口岸,是滨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一号工程,已被省政府由地方一般港口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并纳入交通运输部全国沿海港口建设布局规划。

  近年来,广大港口建设者锻造和弘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滨州港精神,构建和完善内部防控、纪检监督、跟踪审计、技术防控、综合防控等五大机制建设,滨州港建设在攻坚克难、求索创新中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核心港区海港港区一期工程七个项目全部建成,二期工程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将为滨州市深入推进“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实施北部沿海崛起和重大基础设施突破两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打造强力引擎。

  滨州港规划前期、工程建设、基础设施、体制创新等实现全面突破

  规划前期实现重大突破。一是滨州港功能定位实现历史性跃升,由地方一般港口晋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并全面进入部、省建设规划,两年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补助资金5亿元;二是2012年3月5日,省政府正式批复了《滨州港总体规划》(2011-2030年),将作为今后2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滨州港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三是滨州港海港港区二期工程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小清河、徒骇河内河通航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展开,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滨州市沿海港口及内河航运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机遇。

  工程建设实现强势突破。滨州港工程建设两年多累计完成投资近40亿元,其中2012年完成投资近18亿元,海港港区一期工程七个项目全部建成:2×3万吨级码头工程建成完工;11公里引堤、防波堤一期、港区一级公路、南防波堤、1#锚地、滨州港运营管理调度中心主体等工程全部完成;抛填砂石料1800多万立方米、堤心吹填2000多万立方米,一举建成长达17公里的集防波堤、挡沙堤、深水岸线、集疏运通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神州第一堤”,打通了滨州转身向海、开放发展的坦途。

  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突破。经过两年多持续大规模建设,滨州港海港港区已建成东、南两条防波堤,形成14.86公里深水岸线,可建设3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0多个,套尔河港区已形成13.5公里万吨级泊位岸线,可建设5000-10000吨级泊位60多个,已初步搭建起亿吨大港全面开发建设框架,为港界内9万亩滩涂土地资源的有效深度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滨州港已由原先的单纯依赖“外部输血”逐步转变为“自身造血”,具备了大规模滚动发展的能力,筑起了滨州以港兴市、蓝色崛起的平台。

  港口建管体制实现创新突破。自去年以来,积极创新港口建设管理和投融资体制,目前滨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划转、资产移交、法人代表授权委托工作已全部完成,初步形成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资金运作和工程运作的体系框架,基本实现了港口筹资、投资、建设、还贷一体化运作,将为滨州港后续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滨州市北部沿海崛起提供坚强的资金和组织管理保障。

  滨州港作为滨州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创性工程,肩负着北部沿海崛起、重大基础设施突破两大战略龙头工程的重任,是进一步提升滨州在“黄蓝”两区、在全省乃至整个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支撑和强力引擎,承载着全市上下的期望与重托,寄托着滨州的未来与希望,始终不渝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规范完善以“内部防控、纪检监督、跟踪审计、技术防控、综合防控”为主线的五大保障机制,以廉政保发展,以勤政促建设,不仅创造了滨州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工程质量、施工效率和投资强度的一流业绩,而且至今未收到一件关于廉政方面的投诉或举报,未发生一起违规违纪违法案件,交出了一份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同步同优的合格答卷,也为滨州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滨州市港航事业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一是以五大机制建设为总抓手,为港航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内部动力、纪检监督、跟踪审计、技术防控、综合防控为主线的五大机制的创建和实施,为增强广大港口建设者理想信念、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义无反顾肩负起全市“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和北部沿海崛起的重任,为打造滨州市具有开创性意义、里程碑式的阳光工程、高效工程、精品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和管理保障。

  二是以全市“黄蓝”两区开发建设为己任,倾力营造全局上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2012年8月2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专题调研滨州港建设时指出,“滨州港是滨州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是一项永载滨州史册的百年工程,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也是一项实现追赶超越的效益工程。”在充满困难和挑战的建港实践中,全体建设者锻造和弘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滨州港精神,凝心聚力,矢志奋斗,倾力营造以“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和北部沿海崛起为己任的浓厚氛围,成为滨州港建设和港航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三是以创新建管体制、转变发展模式为突破口,破解港口建设资金瓶颈制约。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是制约滨州港建设发展的最大瓶颈。市委、市政府正确研判形势,着眼长远发展,积极谋求以政府主导为前提、市场化运作为支撑的新的建设管理体制,探索引入“地主港”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由单一投融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由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转变,走出了一条能够根本破解滨州港长远发展瓶颈特别是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难题的新路。

  四是以港航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当好滨州市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排头兵。滨州港是全市经济发展不可复制和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全市实现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必然选择,特别是“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滨州叠加,进一步坚定了滨州“以港兴市”、突破沿海、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信心和决心。两年多来,始终坚持“海河统筹、建管并重、服务监管、科学发展”的工作方针,以“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排头兵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目标要求,不遗余力为全市科学发展、追赶超越当好先行。市港航局统筹兼顾前期规划、工程建设、行业监管、质量安全、精神文明、党工群团等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滨州港航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高点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推动滨州市港口建设和港航事业实现新跨越

  滨州港航事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总的工作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滨州市实施重大基础设施突破和北部沿海崛起战略为契机和动力,以黄河三角洲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为战略融资招商平台,坚定不移地推进滨州港航事业“一三六二四”发展战略和《滨州港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滨州市港口岸线优势、陆域腹地优势、河海联运优势,着力完善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大型深水泊位,积极推进徒骇河、小清河等内河通航和复航,做大做强海上航运和港口物流,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尽快实现“港区联动、港园联动”,使其最终成为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一”即坚持一个建设目标和发展定位。立足滨州全市,服务济南都市圈,面向环渤海,对接京津冀,用5-10年时间,将滨州港建成有效支撑“黄蓝”两区开发建设的区域性综合港口。

  “三”即在海港港区、套尔河港区和大口河港区三港区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按“三步走”完成建设目标。第一步是2012年,建成海港港区引堤、防波堤一期、港区一级公路、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滨州港运营管理调度中心等工程。第二步到2015年“十二五”末,建成海港港区防波堤二期工程、3-10万吨级航道及锚地工程,有序推进与临港产业配套的大型深水泊位建设,形成4000万吨吞吐能力;积极发展河海联运,打造套尔河码头群,实现徒骇河、小清河等内河复航,进一步拓展和拉伸港口腹地,为内陆地区深度开发开放提供有力支撑。第三步到2020年“十三五”末,开工建设大型件杂、原油和集装箱泊位,建成20个以上10-20万吨级深水泊位,形成6000万吨至1亿吨吞吐能力,实现区域性综合港口的建设目标。

  “六”即从现在起重点规划建设六大工程。一是滨州港海港港区防波堤二期工程;二是海港港区3-10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三是套尔河港区进港航道综合整治暨海港港区临港堆场及物流园区陆域形成工程;四是海港港区3-10万吨级液体化工、矿石、原油和多用途等大型深水泊位工程;五是套尔河港区3000-10000吨级中小码头群工程;六是徒骇河、小清河等内河复航工程。

  “二”即突出两大建设重点。一是强力推进海港港区建设;二是着力抓好徒骇河—套尔河航道梯级开发建设,积极发展河海联运。

  “四”即强化和依托四大保障措施。一是突出规划和前期工作引领;二是强化融资和招商引资支撑;三是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四是坚持质量、安全、廉政建设和行业监管保障,确保全市港航事业科学发展。

  围绕上述工作要求,在顺利完成各项阶段性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滨州港建设当期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一是以水电讯进港等各项附属工程为重点,实现海港港区全面开航运营。二是以战略融资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港口公共基础设施。三是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加快推进大型深水泊位建设。四是以“地主港”模式为方向,实现港口发展方式转变。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