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对外开放30周年纪念座谈会5月6日在位于江阴的长江引航中心举行。省口岸办负责人介绍,30年来,江苏先后建起了12个沿江对外开放口岸,港口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大港数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有力助推了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江苏已成为长江对外开放“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据统计,长江对外开放以来,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亿吨增长到18亿吨,运输了沿江地区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90%的外贸货物,每年直接产生的GDP高达1200亿元。“长江江苏段是目前世界上通航密度最大、通航环境最复杂的航段,货运量相当于8条沪宁铁路、6条沪宁高速公路,是长江沿线港口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长江引航中心党委书记沈祥法介绍,仅在率先对外开放的张家港口岸,每年的进港外轮就已由30年前的十几艘增加到如今的1.1万艘次,货物吞吐量从几十万吨增加到去年的2.5亿吨,今年将有望突破2.6亿吨。

引大船、修大船、造大船,见证了江苏沿江“大船经济”的崛起。而进江外轮的大进大出和快速攀升,带动了江苏沿江货运量、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据介绍,去年长江江苏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64亿吨,其中外贸货物2.11亿吨,集装箱1088万标箱,5座亿吨大港占到长江沿线的一半。

“这不仅是长江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功,也是江苏对外开放的成功。长江对外开放30年,为江苏经济腾飞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江苏省口岸办主任徐斌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