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4日讯(记者 孙志鑫 通讯员 王树科)海洋游钓业作为威海市发展生态旅游与海洋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对于打造“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品牌,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海洋游钓业发展,日前,威海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威海市海洋游钓基地布局规划(2012-2020)》,同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创新发展机制,加强规范管理,推进海洋游钓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强海域、海岛、海岸带的整治修复,落实亲海政策,科学调整近海养殖布局,促进海洋游钓与海水养殖协调发展。要加强渔船和渔业资源管理,降低近海捕捞强度,保护近海渔业资源,为海洋游钓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规划》遵循“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整合资源、提高效用,生态环保、持续发展,凸显特色、体现差异”的原则,坚持养护与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管理目标,以市区为重点,结合区域资源特性,在全市重点划分了威海北游钓区、威海湾游钓区、市区东南游钓区、荣成游钓区、文登游钓区、乳山游钓区、沉船及深水游钓区等七大海洋游钓区域,规划建设双岛湾海钓基地等六个区域中心基地,小石岛游钓俱乐部等七个游钓俱乐部,靖子村休闲渔业码头等十五个公共游钓服务区,在全市构筑以区域中心基地为辐射重点、游钓俱乐部为骨干支撑、公共游钓服务区为基本依托的分布合理的空间布局。同时,《规划》还围绕游客容量控制、资源增殖、循环利用及开展有序活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管理措施,以实现对海钓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管控。

  《规划》共分三个阶段,到2020年全部完成。一是2015年底前,完成对近岸人工鱼礁、近海沉船、深水拖钓互为补充的游钓资源格局调整,以营造特色游钓资源为目标,形成功能互补、区域特色显现的保护性利用环境,并使之成为海钓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通过对七大游钓区域规划布局的实施,使资源的格局化更为清晰。二是2017年前,以近岸、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恢复项目建设为基础,实施重点海域、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恢复。完成以游钓资源立体性增殖为切入点的海洋牧场建设,实现部分珍稀海洋生物资源的有效增殖与濒危重要海钓鱼种的明显恢复。三是到2020年,建设可钓鱼种齐全、本地常规游钓品种稳定增长、特色品种明显增长、游钓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备的高度国际化海洋游钓产业基地,实现名副其实的“黄渤海第一钓场”战略目标。  《规划》的全面实施,将形成功能互补的海洋游钓基地群为基本目标,构建全年性、多样化、层次型的游钓产品发展格局,形成以大众游钓为主体、以专业游钓为辅助、与国际高度接轨的产业化的海洋游钓服务体系,将威海市建设成为北方游钓资源品种最为齐全、游钓方式最为完整的常年钓场,打造国内海洋游钓资源生态保护示范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