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三峡成库之利,近年来重庆港口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五年完成投资160亿元,相继建成了以寸滩港为代表的一批5000吨级码头;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71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244万标箱,总量分别达到1.45亿吨、300万标箱。

随着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重庆沿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形成推动水运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在利好和辉煌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港口吞吐量增幅为9.86%,已经回落到个位数。经历了几年高速发展的三峡库区港口,未来将何去何从?

成也萧何 痛也萧何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迈入转型升级阶段,中国国内产业结构也在经历着痛苦的转折。而港口业身处十字路口,未来走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三峡成库而兴起的重庆港口,正经历着“水毁”之痛。随着三峡库区175米实验性蓄水完成,水库蓄退水已成为常态。一个周期内,水位的最高变幅达到甚至超过30米,这对库周码头的基础设施都造成了巨大影响,水毁现象日益明显。同时,水位的大幅度变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及码头港池的冲於变迁,也给船舶的安全停靠及装卸作业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随着“高峡出平湖”,库区航运条件极大改善,加之长江干线干散货船舶运力的盈亏平衡点攀升至接近3000吨,促使船东们不断造大船。据统计,目前重庆全市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达到2000吨,奉节、渝北、云阳、万州、开县、涪陵6个区县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达3300吨以上。船舶大型化给码头的停泊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库区大批码头亟待升级改造。

审视自我 合理定位

单从吞吐量上看,1.45亿吨、30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让重庆港在内河港口中惹人关注。但是从综合实力来看,重庆港口吞吐量的加权值在不断降低,必须重新审视自我,寻求更加合理的定位。

事实上,目前重庆市的港口物流发展基本还处于第一代港口(运输中心)的阶段,主要提供船舶停靠、货物装卸、转运和仓储功能。且老、旧、散、小码头居多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截至2012年,该市仍存在老货运码头泊位274个,占货运泊位的49.9%,使用岸线占全市码头的49.4%,但通过能力仅占全市的31.8%,泊位平均通过能力仅有16.6万吨,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3.8%。

“如何实现由量的跨越到质的飞跃、由港口装卸向物流全程服务转变、由生产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发展转变,是港口企业面临的挑战。政府和企业要共同联手,创新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在7月18日以“港口口岸通行便利化”为主题的沿海港口企业联系机制第四次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如是说。

这正是港口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仅做水陆交通的“中转站”,而应是一个物资、人力、信息、服务的大物流中心。

有着天然水运优势的库区港口,更应以此为导向。通过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规划,加强临江物流、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等企业临港布置、积聚,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港口、物流、产业的统一协调发展。

跨越“做大” 追求“做强”

“做大做强”在众多行业中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似乎只有将行业中的各个元素做到足够大才能展现行业的实力。然而,冷静思考和分析后,往往会发现,不是任何行业都需要执着求“大”。

回顾近年来库区港口的发展,在“做大做强”口号的背后,本质追求仍是“做大”——规模大、吞吐量大。一方面,政府部门为追求GDP,以数据论英雄,盲目扩建港口。另一方面,港口企业借机抢占岸线,从而为企业发展做资源储备。这样的后果是,港口建设过度超前,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港口资源使用率严重不足,许多码头“晒太阳”。重庆集装箱港口的实际使用率不到30%的现状,就是真是写照。

如何摆脱现状,让库区港口走向“强大”?

就重庆而言,进一步提高港口现代化水平势在必行。必须统筹新港区开发和老港区改造,在加快八大枢纽港区建设,加快港口规模化、专业化进程的同时,结合三峡后续规划项目,将老旧码头改造纳入港口建设发展规划中,加强整合改造。

另外,港口做强之路上,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合作共赢”是港口发展的必然,“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港口业有关各方应摒弃争议,抱团突围,方能在未来再创辉煌。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