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wry Maritime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显示,为满足集运业的需求,港口在集装箱处理方面需要有革命性的变化,但问题是,钱谁来出。由高级港口和码头分析师Neil Davidson负责的这项研究显示,总体泊位生产效率并没有随船型加大而同步提高,例如,19000TEU船比13000TEU船大50%,但泊位作业效率(自然箱量/船舶在泊时间)只比后者高20%。

Davidson表示,关键原因之一是船舶长度并未与运力同步线性增加,船舶变得更宽、更深、集装箱码放更高。例如,19200TEU的“MSC Oscar”轮的长度不到第一代1400TEU船的2倍,但运力是后者的近14倍;同样,18300TEU的马士基“3E”级船只比7400TEU的“Regina Maersk”级船长25%,但运力多150%。

Davidson说,“最大的船,至少现在看,400米左右的长度是上限”,“这意味着安排的船岸起重机的数量无法按船型加大的比例而增加”,“在某些地区,安排给1艘船的起重机数量有限制,因此成本和可用的劳动力也是无法随船型加大而同步增加的”。

他也指出,对更大的船舶而言,起重机的每次移动都要伸得更远,这也降低了生产率。结果是,在亚欧线,每个往返航次的船舶在港时间增加了50%,从12天增至18天。解决方案方面,Davidson提到了马士基码头公司(APMT)2010年提出的“FastNet”概念,该概念提出,在泊位上建造固定的巨大起重机框架,起重机可以后续安装在该框架上。

但Drewry的研究显示,目前还没有现有或在建的码头应用这一概念,研究称:“问题是,码头运营商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设计、建造并运营这样一个新系统的激励何在?对客户和市场而言,该方案面临的成本和风险是否合理?承运人是否愿意为更好的服务支付额外的费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