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开港于1933年,因陇海兰新铁路线寻找出海口而诞生。港口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这样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国家对外开放整体格局、经济发展地理中地位越发凸显。无论是1992年连云港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还是2009年成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及后续叠加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等国家战略的赋予,都给连云港港口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特别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以来,连云港港口辐射、带动作用及效应不断彰显。

“一港四区”组合港格局快速形成

2009年,连云港港口仅有一个港区,即连云港区。如今,以连云港区为主体,以赣榆港区为南翼,以徐圩、灌河港区为北翼的组合港,规划岸线总长 100.7公里,可建200个10万吨级、若干个30万吨级码头,现全部实现开港运营。其中,连云港区作为专业化、大型化、集装箱化的枢纽港区,进港航道从15万吨级浚深至25万吨级,海港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从15万吨级提升至30万吨级,并曾两次接进40万吨级超大型矿石船;新建铁矿石、集装箱、氧化铝、散化肥等一批专业化泊位,泊位数从33个增至47个,吞吐能力新增8218万吨,达到1.2亿吨,其中集装箱设计能力274万标箱。设有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矿石、焦炭、焦煤期货交割库;建成南疏港、东疏港2条公路,铁路实现电气化运输,开发50余个信息应用系统等,硬件设施跻身沿海一流水平。赣榆港区作为支撑主港货种转移、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应对北方港口竞争的载体和平台,于2012年实现开港,2013年吞吐量突破500万吨,2014年进港航道达到 10万吨级,建成5万吨至15万吨级泊位6个,完成货物吞吐量近100万吨。徐圩港区作为服务后方临港工业和腹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港区,航道等级达到10万吨级,于2013年12月开港,首个试投产泊位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2万吨,年内泊位数将达到6个。灌河港区是服务地方经济和海河联运的产业港区,改造新建泊位6个,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00万吨。

随着硬件功能的增强,再加上由40多条集装箱航线、13条杂货班轮航线和2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15条铁路集装箱班列,9个内陆“无水港”串成的物流网络,口岸查验单位“大通关”体系的加速形成,港口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货物吞吐量5年实现翻番达到2亿吨,集装箱运量增长近1倍达到548万标箱,2014年分别完成吞吐量2.1亿吨、集装箱运量50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联运、过境运输优势进一步巩固,年度规模最高达到30.3万标箱和10.6 万标箱;海河联运优势确立,内河港一期工程35个千吨级泊位建成,其中6个泊位2013年完成吞吐量150.6万吨,2014年完成吞吐量217.8万吨。

下一步,将重点实施港口功能提升行动,围绕“一港四区”组合大港空间布局,开工建设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推进30万吨级矿石、30万吨级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开辟集装箱远洋干线和加密航班,构筑与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相连接的高速铁路大通道,推进快速公路网和内河网建设;推动完善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海关、检验检疫沟通协调机制,加强电子口岸建设,加快把连云港建设成为服务“一带一路”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

“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扎实推进

自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并与哈萨克斯坦总统见证连云港市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签订建设过境货物运输中转分拨基地协议,以及紧接着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来,港城竭力找准国家开放战略节拍,围绕“一带一路”开放门户的定位,着力巩固和发挥开放这一最大特色和优势,由此抢占了先机。如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主攻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建设,于2014年5月19日,经中哈两国元首在上海再度见证启用,且合作持续升级,中哈两国商务部门同意在连云港开展粮食中转合作,吸引了全球最大的铬铁合金生产商欧亚自然资源扩大过境业务合作。如与韩国合作,在2 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良好运营的基础上,于2014年7月正式开通江苏首个、全国第7个中韩陆海联运连云港至平泽通道,发挥了甩挂运输与滚装运输的组合效应,实现了国际海运与国际公路的无缝衔接。如与新加坡合作,除已有的新加坡丰益延伸粮油产业链、与新加坡万邦共建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矿石物流园等外,又引进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新加坡PSA,合作经营庙三突堤集装箱码头,实现了集装箱多元化、国际化、高端化的运营。如与巴西合作,自2013年与铁矿石生产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开启航运、物流、低碳等业务合作后,又于2014年7月与巴西图巴朗签署缔结绿色友好港协议,被列入中巴联合声明的签约名录,目前,巴西淡水河谷在连中转矿石日均超过120万吨,首艘装配连云港港岸电设备的40万吨级船舶于去年9月份进港调试成功。如与立陶宛合作,在连博会期间,与立陶宛铁路公司、克莱佩达港口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和地理优势,搭建连云港港至克莱佩达港的物流通道,进而打造向东延伸至东北亚和东南亚、向西延伸至北欧和西欧的洲际物流链。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拓展向西开放空间,扩大向东开放区域,构建重大开放平台等,把连云港打造成为区域重要的开放门户。

以中哈合作项目为引导的园区载体建设不断提速

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自去年5月19日启用以来,得到国际广泛关注,国家和省各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具备了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功能,正在申报开展跨境外汇结算业务。截至今年3月31日,中哈基地已与17家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累计进出场集装箱达94138标箱,拆装箱19223 标箱,货物进出库86万吨。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个国际合作实体平台项目,中哈基地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盈利。中哈基地建设运营成果得到中哈两国元首高度关注。去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两次会见我市主要领导,表示哈萨克斯坦政府高度重视连云港作为哈萨克斯坦出海口的建设,支持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参与上合组织物流园区建设,引导哈萨克斯坦企业扩大陆桥运输合作。

至2015年,力争园区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仓储堆存量1200万吨。至2020年,园区面积达到900万平方米,仓储堆存量突破6800 万吨;大宗商品(矿石、煤炭等)交易、钢材制品等商贸交易量达到3000万吨,交易额突破300亿元。预计2020年园区的商贸交易额将达到300亿元,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交易量将达到3000万吨;入驻物流园区的各类企业和机构将达到50多家。

下一步,连云港市将着力推动中哈合作全面升级,并以此扩大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合作成果。一是推动运输合作向贸易合作拓展。加快建设中哈物流基地多式联运中心,提供换装、分级包装、分拣加工、拆拼箱、物流配送等增值服务,打造多式联运货物互联互通、自由转换、快速衔接的物流平台。加快建设上合组织跨境电子商务中心、进出口加工产业园等项目,推动双边多边贸易加速发展。二是推动物流合作向产业合作拓展。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门、能源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哈萨克斯坦小麦、农产品、固体矿产资源合作开发的可行性,推动全市水产企业、新能源企业、装备制造企业以及全省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开拓市场。三是争取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上升为中哈两国的合作平台。参照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新苏州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模式,积极申报设立由中哈两国政府主导建设的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中心,建立双边定期沟通协商机制,构建中哈经贸合作、物流合作、产业合作的高端平台。

加快建设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构建上合组织共同出海口

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支持下,连云港市主动与上合组织相关机构和有关国家驻华使领馆沟通对接。上合组织秘书长梅津采夫明确表示将大力支持推动连云港 “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中亚五国驻华使节三次来连考察交流,各国大使均表示力促本国政府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共建连云港出海基地。商务部、外交部和国家发改委也对连云港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倡议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多次邀请连云港参加两国高层经贸交流活动,搭建合作桥梁,筹备上合国家商品展。此外,连云港市主动参加乌鲁木齐中国亚欧博览会和西安丝博会,市主要领导带队赴日韩、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积极开展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交流合作。

下一步,连云港市将在中哈物流基地的基础上,一是高水准规划建设44.94平方公里的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建设和完善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共用出海口的物流作业基地、综合物流服务基地等相关设施;二是加快构建一批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等功能,打造连接中亚、国内中西部地区与日韩的大宗货物集散、交易基地;三是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全市与上合国家的经贸交流。

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坐拥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优势和陆桥沿线地区的广阔空间,还呼应长三角、环渤海南北两大经济圈,特别是依托多重叠加的国家战略机遇,在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热潮中,连云港港必将在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借助纷至沓来的优质资源要素,以及奋发有为的万名海港工人,必将会实现宏伟蓝图,跻身于世界名港之林。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