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港掀开建设国际化深水港新篇章

晴空下的广澳湾,视野开阔,海风习习,深蓝的水面微微泛起波纹。

在国务院批复成立华侨试验区一周年之际,汕头“头号工程”港口建设又有新动作。汕头港广澳港区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一个2万吨级石化码头正式动工,标志着汕头市港口重大项目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广澳港区全面开发建设将随之陆续展开,朝国际性枢纽港发展目标又迈进了新的一大步。

广澳港区位于华侨试验区核心区域,是天然的深水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是汕头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推进广澳港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粤东地区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不足、没有大型公用石化码头的现状,适应世界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必然要求。

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汕头港打造国际化深水大港掀开了崭新篇章,必将极大地提升汕头港通过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对汕头加快华侨试验区建设,打造粤东中心城市、区域交通航运中心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书记挂帅全力推进“头号工程

今年3月份,国家将汕头港纳入“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汕头港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汕头市港口建设。为此,汕头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了由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亲自挂帅任总指挥、市长郑人豪任第一副总指挥的高规格领导机构——“汕头市港口建设指挥部”,集中全市力量推进“头号工程”建设。

近段时间来,港口建设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动作频频。首先是优化广澳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利用广澳港区毗邻保税区的有利条件,进一步优化港区布局,为汕头湾港口功能置换,以及广澳港区全面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保障。其次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已妥善解决港区海域海养清理补偿、施工便道等问题,多方筹措解决资金缺口,目前已完成工程总投资的45%;广澳港区2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二期工程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工程开工后,将严格按工期推进工程进度;疏港铁路已完成项目预可研报告和补亏平衡方案编制工作,正在与省发改委和省铁投、广铁集团沟通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此外,按照“在建一批,筹建一批,储备一批”项目的思路,积极谋划包括广澳港区三期工程等在内的“十三五”重大项目,使港口建设尽快驶上快车道。同时,汕头市大力开展港口招商引资工作。将广澳港区防波堤、航道二期、港区填海造地工程合并为“广澳港区东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作为PPP项目向社会开放招商。积极争取与大型建设集团和码头运营商、航运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开发运营重点港区。另外,为促进汕头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汕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汕头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从2015年7月1日起连续3年,每年拿出2000万元补贴集装箱运输有关企业。

融入国家战略助推华侨试验区建设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汕头港被列入“一带一路”加强建设的沿海港口,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节点,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笔者从汕头市港口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汕头市将积极对接“一带一路”规划建设,不断提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完善功能,把“出海口”的“脉络”贯通、通道拓宽筑牢,助力汕头市融入国家新一轮战略部署,为提速华侨试验区建设提供支撑。

汕头港濒临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作为沿海2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之一,汕头港已与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物往来。经过多年发展,汕头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全市港口500吨级以上泊位8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年设计通过能力3445万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76万标箱。

汕头市港口管理局局长郑新表示,汕头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节点定位清晰明确,将积极争取国家、省在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汕头港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同时发挥东南亚潮汕籍华侨众多的优势,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港口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加快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市正在逐步整合汕头湾内的港口资源,将把汕头湾两岸的珠池港区、马山港区、老港区等码头功能转换为城市功能,把相关码头能力置换到广澳港区,为此也将全面加快广澳港区的建设。

据介绍,根据“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新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区域航运中心的定位,以及建设国际性大港的目标,汕头市力争在2年到3年内建成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一个2万吨级石化码头,同步配套建设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和广澳港区10万吨航道,并创造条件争取申报国家级综合保税区。预测到本次规划期末(2030年),汕头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0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0万标箱。按港区近中期规划目标,需投资资金约535亿元,建设39个泊位,资金量庞大。为此,汕头市将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向国家、省申请有关扶持政策,多方筹集资金解决融资问题,以加快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

明确定位统筹推进粤东港口合作

我国的大型港口最主要分布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也即城市群集中、经济腹地广的区域。如果将资源集中,港口发展将更加迅速。整合湾区资源建设组合港,已经成为国内外港口建设发展的大趋势。

如福建厦门港、漳州港整合后统称厦门港,整合后的厦门港港区达到12个,深水岸线增加27公里。这让厦门港突破了发展瓶颈,使其加快发展成为以国际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散杂货为辅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另外国内的宁波—舟山、广西北部湾等组合港均通过港口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性飞跃,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看粤东地区,港口岸线资源较为丰富,且有待开发,却迟迟不能形成规模效应。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粤东各市的港口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经营上也存在粤东、赣南、闽西南等汕头港传统腹地货源和集装箱货源舍近求远流入深圳港、厦门港等问题。“肥水”外流不禁让人惋惜,粤东港口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徐宗玲、李钊等提交提案,建议省政府协调整合粤东港口资源,加快规划建设以汕头港为龙头的粤东组合港,发挥粤东区域港口的先导作用,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随着我省沿海港口空间布局均衡化发展,以及粤东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粤东港口既需要转型升级,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8月16日召开的粤东港口群发展座谈会,就如何促进粤东港口群转型升级、支撑粤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会议认为,在港口群建设上,粤东三市应树立一体化理念,凝聚力量对待“大交通”。粤东港口群规划则是以原有规划为基础,集中体现桥梁纽带和互补关系。同时要在三市现有港口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港口、城市、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粤东港口群一体化发展,充分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港口资源是不可多得的,航道、岸线、腹地都非常宝贵,不可再生。在编制粤东港口群规划时,汕头市要有优势互补的理念,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准确定位汕潮揭3市港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合理配置港口资源,强化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