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一体化要各地“内涵”统一

作为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试验田”,上海在贸易便利化、通关一体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创新和改革上,更具有雄厚的基础。

自上海自贸区挂牌到去年9月,上海海关出台的自贸区监管创新制度,累计已达31项,已有不少走出上海,在全国复制推广,而在全国推行内涵统一的改革制度和举措,正是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富士康集团的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在我国境内销售的某品牌“魔盒”,如果出厂时检测出有瑕疵,在松江出口加工区推广“境内外维修”制度前,必须要到境外绕一圈,现在可以从国内直接返回特殊监管区域维修,成本节省了三分之二,平均每单物流时间也能节省五六天。

这一制度花落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后,短短5个月,格拉克听力技术有限公司相关出口总额就达到了3054.93万元,公司隶属的全球著名助听器生产商丹麦瑞声达听力技术有限公司立刻决定,将全球七成的维修业务转移到厦门。据介绍,美国每工时的相关维修成本约30美金,而厦门只有其五分之一;在厦门设立维修点,维修的往返速度可以加快约3天,物流成本也比欧美更低。

上海海关在特殊监管区域内推行的“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扎根”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后,让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每月在通关上节省了近5天。由于该公司生产的手机和电脑触控面板批次多、批量大,按照传统模式必须逐票申报,现在只要每周一次将之前所有票货物集中起来一次性报关即可。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获悉,截至去年9月,厦门海关已分两批次复制推广了“集中汇总纳税”、“境内外维修”、“保税展示交易”等12项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创新制度。而平潭也已复制推广了15项上海自贸区的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包括“自动审放、重点复核”、“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内销选择性征税”、“简化无纸化通关随附单证”等。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