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易所(SGX)宣布,已就收购伦敦波罗的海股票交易所公司(Baltic)展开排他性谈判,排他期限将从周三开始至6月30日止。但该公司强调称,不确定将达成交易。

新交所和波罗的海交易所在未来几周将与后者的股东召开会议,解释并讨论收购提议。新交所的提议包括将波罗的海交易所的总部保留在伦敦,以及维持现有的市场基准生产以及治理模式。

我们不知道,生于斯长于斯的伦敦波交所,为何270年后突然移情别恋,是世界太大还是伦敦太小?我们更难以想象,没有了波交所的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和走出伦敦的波交所能否依然自信从容、星光璀璨。

波交所诞生于174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航运交易市场,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性航运交易所。其拥有600家会员企业,世界公开市场目前大部分的散货租船交易都是由波交所的会员和经纪人谈判完成。近年来,随着通信系统的发达和网络的兴起,人们交易方式的多样化,波交所不再设有交易大厅。但波交所设立的行业基准,如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和波罗的海海岬型指数(BCI),被如今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频繁用于修订合约、评估市场。波交所依据交易情况每天编制并公布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先行指标。基于BDI指数,波交所还提供国际远期运费协议(FFA)的交易。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波交所一直致力于航运衍生品的研发,它所拥有的基础就是能够掌握全球的运费以及航运信息。

新加坡的竞购之举从航运企业之间的比拼来看明显是先行了一步。

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因港而兴的国家。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的转运中心,具有高效率、完善的转运机制,能使货物快速、经济地转口到其他地方。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直以来,新加坡的目标就是把该国发展成为集海、陆、空、仓储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更是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新加坡在港口运输、集装箱中转业务等硬件方面和船舶登记、船舶融资、海上保险、海事仲裁等软实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引领新加坡正从亚洲海事中心登上国际海事中心的位置。

尽管如此,新加坡未来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新加坡的高劳动力成本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复制新加坡模式并努力在各方面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下,新加坡必须要不断地艰难“奔跑”。因此,新加坡必须在各方面都保持在顶端位置,先知先觉,不断地尝试着改变现状,才有可能不被超越。

据上述相关人士介绍,航运是新加坡的支柱性产业,因此,从新加坡的国家战略来说它很有必要确保这个优势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新加坡航运的软硬件条件可以说比上海和香港都要强。新加坡不是靠货源取胜,而是靠它的地理位置——位于地球的中间,不管到全球哪个地方,大船开到新加坡刚好可以换小船,那个位置刚好可以进行能源补给,货源调配,因此它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即便是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并不能让新加坡高枕无忧。因为这种优势一条运河就可以改变。之前关于中国要打通一条连接泰国的运河炒得沸沸扬扬,如果该运河一旦打通,新加坡的地位或许会有被削弱的可能。或者如果中国的贸易运输通过巴基斯坦港口联通铁路运输,实现海铁联运,而原油则通过管道运输,可以说,又有可能对新加坡国际中转中心的地位产生一定影响。

从某种程度来说,新加坡要巩固其航运中心的地位,需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并驾齐驱。据业内人士介绍,新加坡在硬件方面的条件很好,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港口设施、货源等方面都已经很好,但是在软件方面,如航运衍生品方面,新加坡目前尚无法和波交所相提并论。另外,新加坡是一个集装箱国际中转枢纽港,而波交所主打的则是散杂货指数,若新加坡能顺利收购波交所,则正好可以填补新加坡不足。

由此看来,如果新加坡竞购波交所成功,那么无疑会让新加坡在巩固其航运中心地位的战略上如虎添翼。虽然截至目前竞购的最终结果仍未揭晓,但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波交所与航运中心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