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网站7月16日文章,原题:养育少年中国 去年一系列事件显示,北京与邻国和美国的关系发生变化。中国对国际秩序带来新挑战,如坚持领土主张,宣布多个国际倡议,扩充军力和演习,以及在南海造陆。它们掀开中国力量上升的新篇章。各国政府理所当然对中国的意图和新实力表示担心。

美国和亚太国家应如何把握这些新情况?中国应如何回应国际反弹?领导人处理这些新情况时,理解所处的地缘政治背景是有帮助的。对美国和中国来说,以父母-子女这种外交界鲜有听闻、但千百万家庭熟知的类比看两国关系,或许不无助益。

这种类比或许可笑,但两国关系一点不可笑。美国是当今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即父母,要向少年展示如何成为成年家庭成员。与此同时,中国是冉冉上升的新兴国家,就像一个青少年,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实际上,虽然中国属于古老文明,但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美国有两个艰难选择。父母通常的做法是立场坚定,坚持原则。另外一种做法就是至少接受少年的一些要求。主张对华强硬的人一般认为,中国无权采取强势行动,如要求与台湾统一、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等。相比之下,“对华接触派”虽然对中国经济发展未能带来预期政治变化感到失望,但他们承认中国有权保护本国利益。他们似乎看到美中关系的变化特点,认为顺应是与处于青少年时期、自信的中国打交道的建设性方式。

总的来说,与一个叛逆的少年对抗常常以失败告终,引发更多的对抗。但是,顺应也存在落实困难。确定“与中国达成妥协”的定义、内容、方式和程度,并不容易。

无疑,说中国像十几岁的少年不免简单化,中国对此可能也会不以为然。不过,从我们熟悉的养育一个少年面临的种种挑战,可以一窥现在美中关系的各种困难。不要忘了,两国都不想关系破裂,最重要的是,双方都互相需要,因此会竭力确保在困难问题上谈判成功。(作者戴维·赖、弗雷德·盖勒特均为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教授,乔恒译)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