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挪威海上养鱼平台,由半潜船“华海龙”号载运,安全驶出青岛胶州湾,踏上前往挪威的“旅途”。

“海洋渔场1号”有何特殊之处?填补了哪些技术空白?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速“走出去”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本报记者为你一一揭晓。

A 首座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

挪威海上渔场项目“海洋渔场1号”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总承包,在位于青岛黄岛区的武船集团新北船基地顺利交付。这是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半潜式深海“渔场”,是集挪威先进养殖技术、现代化环保养殖理念和世界顶端海工设计于一身、现代化全自动的深海养殖装备,是该领域全球首例研发项目。

“海洋渔场1号”是一个巨大的圆柱体结构,总高69米,直径110米,四周共有12个黄色柱子,底面还有6个圆锥形压载仓,最下面有6个圆柱,圆柱与圆柱之间是渔网连接起来,一共有16张渔网,这些渔网都是从挪威运过来的,每张价值高达100万美元。海洋渔场最上面是总控制室等结构,是养鱼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共四层楼。

“海洋渔场1号”的整体容量超过25万立方米,相当于200个标准游泳池,最多可以同时养殖150万条三文鱼,设计死亡率低于2%。该装备可抗海上12级台风,是目前全球首个现代化、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仅需3-7名工作人员进行操控维护。

该智能养鱼平台是为挪威业主在深海养殖三文鱼而建造,针对三文鱼的养殖特点,进行了全程智能化设计。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高端深海运营管理系统等,且融入了生物学、工学等多种技术,安装各类传感器2万余个、水下水上监控设备100余个、生物光源100余个,投放鱼苗、喂食、监控、捕鱼、清洁等工作都可以实现智能化操作。

整个装备由挪威方面完成初始设计,由武船集团进行工程设计和建造。据了解,当初竞标这个项目的时候,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同时投标,武船集团的报价其实并不低,但挪威企业在深入了解后,将项目交给了武船集团。

B “象鼻绣花”等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目前,近海养殖的装备技术比较成熟,但是深海养殖的装备制造还有待开发。据武船集团该项目总监陈海勇介绍,“海洋渔场1号”在研发、建造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海工行业多项科研和施工空白,为海工行业提供了珍贵的技术资料和成功经验。

该平台的旋转门系统,在研发制造上创造了多项业内新纪录。有别于其他已建、在建的养殖装备,这一新型的旋转门系统是自动化、智能化的末端“执行”装置,承载着渔网清洗、活鱼自动驱赶和捕捉、底部死鱼收集、防虱等渔场主要功能,独特性和科技含量在国内海工行业内前所未有。这一新型的旋转门系统在精度上要求极高,直径110米、重达数百吨的门形框架,能够以中央立柱为中心,在周长300多米的平面上,以毫米级的精度在轨道上自如运转,无论是旋转门自身还是旋转轨道,都在精度上创造了业内前所未有的高度。

平台结构的大坞搭载过程,如同“堆积木”。要将预制好的26个巨型分段节点、13根超长立柱、7个大型浮体分段、12个“X”型中间加强结构、12根底部放射型分段、24个环形支撑、6个顶部交叉梁、1个重数百吨吨的上层建筑,在确保旋转门精度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精心的吊装,完美地组合成一个直径110米,高69米的“海上巨无霸”。而要完成这项工作,难度如同“象鼻绣花”,充分体现了武船的尖端科研水平、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参与各方高度紧密的协同合作能力。

负责该项目的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我国首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集聚了一大批国内高校和海工业的高端人才,是一家集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和工程总包管理于一体的新兴现代化企业。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疲软、海工装备制造市场不景气的不利局面,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进行全方位的市场调研后,2015年确定将海洋渔业养殖装备作为战略主攻方向之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在科技水平、建造速度、建造质量均达到并超过了业主的要求,为国内制造业领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增加了一个新的典型案例。

目前,日本等国家也建有海上养殖装备,但平台规模和智能化程度都不及我国此次建造的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该平台的研发和建造为我国大型海上养殖装备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推动渔业养殖从近海养殖向深海养殖加速转变,从网箱式养殖向大型装备式养殖加速转变,从传统人工式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养殖加速转变。

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群表示,中船重工承建的挪威深海渔场项目是中外合作交流的又一硕果,必将带来海产养殖行业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飞跃。

据了解,这个“超级渔场”的订单价格大概在6000万美元左右,利润要比造船业高很多。

目前,中船重工又从挪威拿到了5台新增订单。

业内人士预计,对于海上养鱼平台,近期全球约有100台的需求。

C 军民融合加速“走出去”

“海洋渔场1号”的成功交付,在全球渔业养殖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武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用深远海养殖“划时代”装备讲述的“中国故事”。一个高端装备的诞生,正将我国与挪威在渔业养殖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向深入。

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兼中国重工董事长胡问鸣表示,挪威深海渔场项目的成功实施和顺利推进,是中船重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具体举措。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了“智能养殖”的跨越性突破,在全球渔业养殖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后,中船重工将一如既往,精益求精,为挪威企业打造最先进的装备,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共同推动中国与挪威企业的合作进一步走向深入。

胡问鸣称,在全球造船业陷入低谷的背景下,集团在探索如何利用创新驱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把公司的优势海洋装备技术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求中去,并且引领相关行业的新走向。胡问鸣曾表示,军民融合有三个层次,其中之一就是产品层面的融合。

武船集团是中船重工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下属单位,目前,武船集团的业务板块主要有军工、能源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以及船舶游艇等九大类,“超级渔场”建造项目归属于海工装备业务板块。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该项目充分利用武船集团青岛公司30万吨级船坞的制造能力,发挥了公司军工、船舶制造的技术优势。

据了解,武船集团从2014年开始对挪威海洋渔场项目跟踪、竞标,2015年该项目开始建造,用时380多天,攻克众多技术难关,该项目最终在科技水平、建造速度、建造质量方面均达到并超过了业主的要求。

海上渔场养鱼平台项目的业主挪威萨尔玛集团,是挪威海产品养殖的上市公司,三文鱼养殖量占挪威市场的20%左右,总资产达12亿美元。

通过此次深海渔场项目的应用,萨尔玛公司希望成为世界第一大三文鱼养殖企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领域——智能深海养殖装备市场。武船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挪威海上渔场平台的建造成功,为我国企业全面进入这一市场开了一个好头。

对于如何拓展深海智能养殖装备制造的国际市场,胡问鸣谈到,“一带一路”沿线及合作国家有不少国家濒临海洋,发展深海养殖业大有前景,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基金等方式支持这些国家购买或租赁这一深海养殖设备,这将是合作双赢的事业。

D 海事部门精心护航

据悉,为把好船厂出坞设备安全与防污染关口,青岛前湾海事处积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于6月13日该设备出坞前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水坞现场,对“海洋渔场1号”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检查。

执法人员一是检查坞内生产垃圾清理情况,确保开启坞门前无杂物、无油污,现场清爽;二是对海洋渔场的安全与防污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拖轮拖航、半潜船承运及作业细节详细询问,对气象水文条件进行核实,提出安全指导建议;三是登上中央控制室及生活区平台,检查发电设备、消防救生、应急通讯等设备工作状态,确保处于及时可用状态;四是现场观摩青武公司海上油品泄漏污控制演习,从海事层面提出专业指导意见。

6月14日,“海洋渔场1号”出运拖航作业,为全力保障本次出运拖航作业,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主动作为,会同海事、引航等单位组织召开了航标临时调整协调会,制定保障方案。同时,提前出动“海巡15005”轮、“海巡15008”轮对青岛港及附近水域的航标进行全面巡检。

本次作业,拖轮上午7时拖航出厂,青岛航标处在上午5时30分就动船,6时20分航标临时调整到位,待拖带船队安全经过该水域后,恢复原位。

在此航标临时调整期间,“海巡15008”轮在附近海域警戒,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6月17日中午12时,“海洋渔场1号”由半潜船“华海龙”号载运,踏上赴挪威的“旅途”。该船在青岛海事局交管中心的密切监控下,在“海巡0511”轮的精心护航下,安全驶出青岛胶州湾。

据悉,半潜船“华海龙”轮,长181.90米、宽43.6米,载重3万吨,举力2万吨,主甲板面积6270平方米,航速12海里,具有DP级动力定位功能,续航力1万海里,自持力60天,可在无限航区航行及进行半潜作业。本次航程将经过中国南海、新加坡,然后过马六甲海峡,横跨印度洋,绕过好望角,穿越大西洋,总航程约15500海里,预计70天后抵达北海挪威海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