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支线集装箱船舶“信源和18”轮安全停妥后,另一艘支线集装箱船舶“恒隆8”轮缓缓靠过来,平稳地停在了“信源和18”轮的外侧船舷,两船并驾齐驱,共同进行集装箱作业,互不影响。
9月23日上午,上海临港新片区码头,发生了一件大事 ——

一艘支线集装箱船舶“信源和18”轮安全停妥后,另一艘支线集装箱船舶“恒隆8”轮缓缓靠过来,平稳地停在了“信源和18”轮的外侧船舷,两船并驾齐驱,共同进行集装箱作业,互不影响——画面看起来很是和谐。

中国海事服务网

两船并排进行装卸作业

可以看到,内外档两艘船舶的长度差很大,突破了原先15米的要求,达到了40.2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可以双档作业的船舶限制条件扩大,码头利用率将扩大1倍;

意味着临港新片区通航功能的提升取得新突破。

中国海事服务网

小船:以前,你们这些大家伙都不带我们玩儿...

大船:呃 ...怕你们添乱

小船:事实证明, 不会吧?

大船:呃 ... 还可以

近年来,内支线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存量船舶船型差异增大,满足原有15米长度差的“双档靠泊”的情况明显减少,可进行“双档作业”船舶比例大幅降低,通航率和港口服务能级下降;再加上洋山四期竣工后,洋山港内支线集装箱船流量增幅较大,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5.32%,通航功能急需提升。

为解决以上矛盾,有效缓解内支线船泊位不足,洋山港海事局联合洋山港集装箱码头经营单位,对洋山港气象、水文条件及支线船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优化支线船舶双档靠泊作业限制条件。通过研讨和专家反复论证,确定了在里档靠泊大船的情况下,放开外档船长要求,取消了与内档船舶长度差距不大于15米的限制,并成功进行了此次实船试验。

中国海事服务网

临港新片区洋山深水码头

“在里道靠泊大型内支线船的情况下,外道放宽限制,通过这个举措,符合靠泊条件的集装箱船比例会大为提升,进一步缓解了锚地不足的情况,提升了泊位的利用率,促进了水水中转的效率。”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金良刚说。

“优化方案全面实施后,可进行‘双档作业’船舶比例将提升17.36%,港口中转效率将大幅提升,对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软实力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金良刚主任补充道。

此次“船外靠船”的成功实现,将使得江海直达“水水中转”的时间和成本优势更加凸显,对于提升港口中转效率、强化港口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事服务网

临港新片区码头

中国海事服务网

自今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临港新片区码头一直在朝着建设一流码头的路上一步一个台阶,快步小跑攀登。

9月10日,临港新片区启用了全新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中国海事服务网

经过全新升级改造的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正式迁至上海临港地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任武伟表示,此次洋山VTS中心升级改造并入驻临港后,能有效提升临港新片区的海事服务与监管能力。洋山VTS将通过各种举措提高通航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临港新片区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的建设。

此次全面升级改造,应用了世界上最新的技术,融合最新的固态雷达、高频、AIS、CCTV、气象水文等监控系统,大大扩展了信息源,在航运数据融合与共享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现了上海VTS的联网,并接入了部分江苏、浙江海事VTS雷达站数据,打破了信息瓶颈,扩大了监控区,增强了监管能力和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了船舶监管、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

上海海事局局长肖跃华表示,在临港新片区的核心地带,启用全新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是上海海事局继船舶登记便利化、放开船舶法定检验之后的又一新举措。

洋山港作为上海无深水港历史的终结者、我国港口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其诞生之初便备受关注。

而后,洋山港拥有了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2013年,洋山保税港区又成为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组成部分。而今天,“变革”又来到它伴生的新城——临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这在其他自贸区中,从未有过。

中国海事服务网

在走过上海自贸试验区6年建设之路后,临港新片区被寄予了更大的期待,它的每一步也走的格外谨慎和稳健。而此次临港新片区码头“船外靠船”的突破,对于强化上海洋山港航运中转地位,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软实力和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起飞吧,彻底甩掉新加坡航运中转地位!

(来源:CNSS根据中新网、中国水运网、界面新闻报道综合整编)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