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忠门半岛沿岸的东吴港区,到秀屿东庄镇沿岸的秀屿港区,码头建设如火如荼;从莆田火车站通向东吴、秀屿港区的向莆铁路湄洲湾支线,轨道铺设和罗屿特大桥修建快马加鞭……

得益于大港口的生成和大交通的布局,湄洲湾北岸区位优势不断显现,一大批龙头项目相继落户,现代临港产业集群正在崛起,蓝色乐章正在莆田激情奏响。

未来内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

湄洲湾,是莆田的最大优势和跨越发展的希望所在。

近年来,莆田市“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掀起湄洲湾港口开发的新热潮。

来到湄洲湾港区,码头建设的火热场面随处可见。

在东吴港区,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地上,工人正加紧大型沉箱预制,20多条半潜驳船正在进行引桥打桩,主体建设将在年底完工。届时,这个全长588米、宽33米,拥有7万吨级、10万吨级泊位各1个,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的码头,将成为我省最大的煤炭码头。

在秀屿港区,闽赣两省合作建设的中原港务项目也正顺利推进。该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建设护岸及陆域形成工程、5万吨级化工码头、10万立方米成品油罐、3.95万立方米化工罐等。目前,护岸及陆域形成工程已完成,项目施工转向水下。明年向莆铁路开通后,江西进口的化工原料及成品油将从这里上岸。

湄洲湾港口共辟有东吴、罗屿、石门澳、秀屿和莆头等5个作业区,规划建设近120个泊位,其中深水泊位80多个,最大靠泊能力为40万吨级船舶。目前,秀屿港区的LNG10万吨级专用码头、东吴港区东1#-2#泊位已建成投运,东吴作业区10个泊位、罗屿作业区6个泊位、莆头作业区6个泊位以及罗屿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等正在建设。据统计,去年以来,码头建设累计投资53.36亿元。

同时,莆田市加快推进向莆铁路、莆永高速公路、沈海复线高速公路、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的莆田段建设,构建“一纵、一横、一支线”铁路网和“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莆田将成为内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和海西现代物流中心。

临港工业的“金木水火土”

大港口崛起,大交通形成,湄洲湾北岸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吸引了海内外投资者的目光。中海油、国投、鞍钢、神华等20多家央企,金鹰集团、佳通集团等跨国公司,已落户北岸。

位于石门澳的国投产业园,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与我省、莆田市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规划总面积65平方公里,首轮开发面积37平方公里,可形成码头岸线14公里,设计建设5万-15万吨级泊位40个,设置化工区、机械装备制造区、高新技术区、现代物流区四大功能区。目前,石门澳产业园开发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随着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一个又一个大项目相继签约或落地。总投资7亿元的中投釜山燃油添加剂项目已开工;中海油分布式能源、油气合建站项目以及丙烷脱氢、CPL、双氧水、甲醛深加工、锆钛产业园等6个大中型企业项目也有意入园,总投资将达千亿元以上。

“引进一个龙头项目,衍生出一条产业链,孵化出一个产业园。”秀屿区临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陈金佳介绍说,“LNG产业园的形成是湄洲湾临港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LNG产业园是以LNG接收站为龙头,综合利用LNG及冷能形成的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共有10个项目,其中LNG、燃气电厂、糟车运输、冷能空分等4个项目已投产,精细胶粉、鞍钢冷轧项目即将竣工投产,丁基橡胶等4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据了解,这个园区一期项目达产后,总产值将达到150亿元。目前,LNG接收站正筹建5#、6#储罐,燃气电厂二期将新增发电机组4台。不久之后,这里将成为年接收LNG能力达1000万吨、产值达300亿元的综合产业园。

引龙头,造园区。目前,莆田市抢抓机遇,以“金、木、水、火、土”基地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临港现代工业体系。

“金”,即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鞍钢冷轧、硅钢轧板、钢结构项目、大型铁矿石码头为龙头,打造钢铁产业集群。

“木”,即林产加工及浆纸产业,以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秀屿进口木材检验检疫除害处理区和国际硬木交易中心为载体,以新加坡金鹰集团的林浆纸一体化、差别化纤维和三大人造板厂项目为龙头,培育林浆纸产业集群。

“水”,即油品储运产业,以盘屿500万吨商业储备油库和中新石化东吴仓储项目为龙头,建设亚太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油品储运基地。

“火”,即能源产业,以LNG一体化项目为龙头,继续延伸丁基橡胶、精细胶粉、冷能空分项目等LNG产业链,建设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土”,即煤化工产业,以湄洲湾深水煤炭码头及大型配煤基地为龙头,带动发展中下游相关产业,培育煤化工产业集群。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