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无疑已成为“十二五”减排的重点领域。

    3月23日,在交通运输部例行记者会上,政策法规司司长何建中披露了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指标。

    到2015年,与2005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0%左右,碳排放下降11%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左右,碳排放下降16%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左右,碳排放下降10%左右。

    何建中表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未来内河航运承运比重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将明显提高,最终形成一个节能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节能压力大

    何建中坦陈,“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严峻,压力沉重。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研究员石京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2010年中国交通能耗大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0%,并呈逐年上升之势。如不能有效控制,未来中国交通能耗比重将进一步提升,或如发达国家一样,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傅志寰表示,目前交通节能有两大问题,第一,管理体制上综合协调能力不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各自为政,难以无缝衔接,不利于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道路运输作为能耗大户,涉及许多非营运单位,包括耗能很多的私人小汽车,缺乏有力的管理协调部门。

    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中国已成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国,但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如按照“十一五”初期制定的年均增长率10%的增幅, 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5亿辆。

    内河航运契机

    何建中称,相较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内河航运潜力巨大,但近些年对内河航运的重视程度不够,投资力度薄弱。而内河航运作为一种能耗较低、相对清洁环保的运输方式,在未来交通节能减排中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称,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有利于调整优化沿江沿河地区产业布局。内河水运在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和集装箱、重大装备运输中具有独特优势,加快发展内河水运有利于推动电力、钢铁、汽车等沿江沿河产业带的发展,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化流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卢晓钟称,水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仅为铁路的1/5、公路的十几分之一,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弃陆进江,这造成三峡等船闸拥堵状况加剧。

    而随着国家实行产业转移,原先在东部沿海省份的制造业工厂纷纷移师内陆省份,原材料、半成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均采用集装箱的方式进出,这就造成原先的航运能力严重吃紧。因此开发内河航运势在必行,而且非常紧迫。

    除了航道建设外,上述意见还提出要发挥港口枢纽作用,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

    而未来这些建设钱从何来?

    意见称,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内河水运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国家将继续增加投资,加强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和中西部地区内河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安排一定资金,引导船型标准化和提前淘汰老旧运输船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安排财政性资金用于内河水运建设,并根据建设需要逐步扩大资金规模。鼓励和支持港航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建设港口码头及物流园区。深化支持内河水运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积极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维护。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