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份至今,进口铁矿石价格由不足90美元一路狂涨至150美元以上,涨幅达75.1%。特别是进入去年12月以后,铁矿石加速上扬,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竟然疯狂上涨了近40美元,涨幅高达31.4%。

元旦过后,进口铁矿石价格的涨势更加强劲,价格创去年以来新高。上周末,普氏62%品位铁矿石价格达到158.75美元/吨(CFR),较节前累计上涨14.25美元/吨,涨幅明显快于钢材价格。

铁矿石的价格大幅上涨,令钢厂成本大增,而钢价涨幅有限,两头受压的钢厂极有可能再次陷入亏损。

这一轮矿价的大涨,直接导火索是钢厂在铁矿石常备库存不足之下,大举实施补库存的行为所致。

去年钢价下滑之时,各钢厂都在实施去库存化的策略,这从港口库存的大幅下降就可见一斑。

据统计,去年12月28日,全国34个港口铁矿石库存8305万吨,相对2011年同期9877万吨,2012年全年下降15.9%。铁矿石库存的大幅下降,最重要的原因不是钢厂增加了常备库存,而是直接被钢厂消化掉了,钢厂的库存依然维持低位。

“作为一个基本依赖进口为主的国家,铁矿石储备和行业运行安全问题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业内分析师指出,这两年,我国一亿吨的港口库存,曾经引发了行业内外对铁矿石库存压力的普遍恐惧,但很少有人仔细分析,这一亿吨库存仅仅只能支撑中国钢铁行业一个半月左右的消耗。

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各家钢厂都不约而同的在降低原料库存,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的铁矿石库存一度降至不足两周,一些沿海地区钢厂的库存更是达到了三五天的库存极限,为近年来罕见。

“对于连续化生产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而言,一周乃至半个月的超低库存,经营风险随时可现,一般在1个月左右才比较合适。”上述分析师指出,“我们并不是反对去库存,但去库存也要掌握一定的度,中国的钢铁企业对市场的研究比国外落后许多,不研究市场、不分析行情的做法,也导致钢厂的行为短视、过分去库存化,从而造成铁矿石大涨的恶果。”

而分析师更是建议,其实,钢厂在战略上应该考虑适当增加铁矿石的常备库存,同时必要时在铁矿石的掉期交易上参与套保。“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对国有钢厂参与掉期的态度有所转变,中国已经逐步接受了有色、农产品、钢材、焦炭等多种期货产品,铁矿石期货也将呼之欲出,说明金融化趋势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自从铁矿石定价模式从年度定价转为季度甚至月度定价,矿石定价现货化甚至金融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国内的钢厂如果依然纠结于“全球最大矿石进口国就一定有话语权”不放,而不去与时俱进研究新的定价模式和交易方式,最终只能被动地接受原料成本不断上涨带来的苦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