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提出的“能源”革命口号正改写着在中国能源领域的市场格局,而对于参与其中的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诸多外资石油巨头来说,这场“革命”的背后则是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3月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一名参会的外资石油公司高管向本报记者透露,在会议的最后一天,来自BP、壳牌、道达尔等数家国际第一梯队的老牌外资石油巨头全球首席执行官都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闭门商谈,而“技术换市场”、“外资公司在华投资政策”等内容则是这场高端对话的关键部分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办了十几年,在石油领域,这么多家外资石油公司全球负责人集体出席好像还是头一次。”上述外资公司人士说。

事实上,在中国能源消费机构亟须改善之时,如何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快速改变目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已是摆在国家石油公司和在华运营的外资企业面前的关键课题。

“相比以前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和方式,未来外资石油企业在中国的机会将更多地集中于先进的技术运用以及高效的能源利用方案。”BP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对本报记者说。

捆绑国内石油公司

在中国纵横多年的外资石油巨头似乎已经能准确地把握中国能源领域的市场脉搏,而与中国国家公司的合作关系也正迈向深层次的资源整合阶段。

“像BP、道达尔这样的国际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相比之前,目前外资企业更希望能与中国公司形成全球性的利益关系,而不仅局限于中国境内,与此同时,这种关系又能反向促进双方在中国市场的合作。”石油干部管理学院跨国公司研究专家王才良对本报记者说。

在多管齐下的战略同盟策略中,来自荷兰的老牌油气大鳄壳牌无疑是代表之一,而其与中石油的合作也正步入“全面化”进程。

3月27日,壳牌证实中国政府已批准其在四川盆地富顺-永川页岩气区块的产品分成协议,而这也是目前外资石油公司在中国获得的首个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自2012年3月,壳牌与中石油签署该区块合作开发协议以来,这一批复文件已足足等了一年。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页岩气的合作开发政策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文件,包括商务部、国务资源部等监管部门也都在商讨之中,壳牌获得首个批复一方面是源于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其与中石油利益捆绑关系的推动。”另一家外资石油公司高管说。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壳牌与中石油就四川页岩气项目签署协议后,双方又在三个月后签署了一份《中石油和壳牌海外投资公司全球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如此,双方还签署了加拿大油砂资源、非常规天然气及工程技术等一系列协议文件。

而基于壳牌与中石油达成的系统合作框架,壳牌借力中石油这家央企巨无霸渗透中国下游业务及零售市场的布局也凸显无疑。

事实上,除壳牌以外,包括BP、道达尔、雪佛龙在内的多家外资公司也均试图与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形成“精耕细作”的战略关系。

新“敲门砖”

除在战略上捆绑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同盟关系外,外资石油公司新一轮角逐中国市场的关键筹码则是其强大技术支撑的勘探开发及炼化技术。

“中国公司在常规油气的勘探技术上与国际石油公司已经相差无几,但在页岩气等非常规领域,包括开采技术、设备、油服等环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此外在炼化方面,外资公司掌握的技术也是领先的,而这也正是外资公司在中国的机会。”王才良说。

上述参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资公司高管透露,在李克强总理接见诸多外资大鳄“掌门人”时,除“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等核心话题外,如何在能源领域充分“借鉴外资公司技术实力,实现从污染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型为创新驱动型”是李克强与众外企负责人探讨的另一关键话题。

事实上,在外资巨头日渐调整在华角色时,其对中国政策的风向标也早已有所掌握。

“外资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基本面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它们研发推出的新技术新应用也往往是中国公司所缺乏的,尤其是在控制成本及环保方面。”王才良说。

“如果说以前外资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是相对‘粗放’获取市场份额的话,那么现在以及以后都必须走创新精细化路线,这是新背景下的要求。”赵春明对本报记者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