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货轮正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望花船闸。

王旭光每天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图景:满载着集装箱的货轮一艘接一艘地缓缓驶过巴拿马运河,远处是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他指着身后不远处那些直径约1公尺、长约二三十公尺的钢管说,“这样的高桩,我们一共要打628根。再过两年,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新码头,会有更多中国货轮源源不断地来这里装卸货物。”

这位中国港湾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承建的工程是台湾长荣公司在巴拿马科隆港的4号码头。不远处高耸的龙门吊旁,就是成排成排高高垒起的集装箱,大多都印有“COSCO”(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以下简称“中远”)的字样。

一位巴拿马人士半开玩笑地对本报记者说,如果把拉丁美洲称作美国的“后院”,那这个码头的所在地就算是“后院”的“大门”了。9年前,也是在这个港口的一项扩建工程,因投资方是香港和记黄埔集团,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便以“对美国运输线可能造成威胁”为借口,要求华盛顿关注“中国可能控制巴拿马运河的经营权”。9年后的今天,中国港湾公司通过国际竞标拿下这个项目,再没有哪家美国媒体对此事表示过度关注了。中国公司在巴拿马以及更多拉美国家的出现,已成为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走进巴拿马运河历史博物馆的顶层展室,立刻就会看到中远货轮的模型,上方是满载着集装箱的货轮通过运河的大幅照片。中国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常驻代表王卫华告诉本报记者,2013年中远和中国海运在运河的过船量接近600艘,其中中远代理过河的船舶达425艘,比2007年增加了55%。

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统计,2012年发自或发向中国的货物量占运河全部通过量的27.8%。中国至美国东部的航线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船只的主要航线之一,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22.3%。美国显然已经成为“中国”在运河频繁出现的主要获益者。

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也是第二大货物来源国和第二大货物目的国。继香港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自由贸易区科隆港,已成为连通中国与拉美的重要贸易枢纽,95%以上的中国货物从这里发往周边各国。

中远巴拿马海运公司总经理张福存船长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巴拿马运河运量下降直到2010年才显现出来,去年有可能已达底部。今年世界经济的复苏将带动运量的回升。这与运河管理局2013年年报的预测相同。年报认为,欧美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保持7%以上的增长,将为运河的发展提供动力。巴拿马前总统托里霍斯就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有目共睹,中国和美国东部、拉美等地区的贸易运输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欣欣向荣的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取代了我们对扩建运河的巨额投资可能带来风险的担忧”。

除投身航运领域的中国企业外,华为、中兴、中石化、中国银行和三一重工等数十家中资企业也接踵而至。最早进入巴拿马的中国银行,利用当地金融业优势,把业务拓展到了周边很多国家。华为公司与巴拿马政府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参与当地宽带网络的建设。今年预期建成的巴拿马首个风力发电场,将使用22台中国金风科技公司生产的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

在巴拿马华商总会会长黄伟文看来,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当地人对中国的印象。“以前巴拿马人总觉得亚洲国家中,就是日本还行。随着中国的发展,他们的看法开始变化。”黄伟文告诉本报记者,2003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巴拿马媒体迅速报道。“从那时起,忽然感觉巴拿马人对中国的印象有了一个大转变,我们这些中国面孔的人出去办事都方便多了。”

随着中巴经贸交往的增多,来这里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虽然两国尚无外交关系,但经过中国驻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与巴政府多次磋商,2012年5月,巴拿马当局单方面宣布给予中国外交、公务和公务普通护照持有者免签待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