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壶”炼厂:油品傲娇 价格呆萌 走俏国际

据中国发改委8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进口原油占总消耗量的64%,同比增长14.2%,对进口原油依赖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原油产量却同比下降了4.8%。

亚洲的石油产品行情出现恶化的趋势,日本相关媒体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是2015年下半年之后中国的石油产品对亚洲的出口急剧增加,中国6月石油产品出口量达422万吨,创出历史新高。2016年1~6月总出口量为214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5%;此外,令其担忧的另一点是,中国石油产品的品质逐渐提高,已与日本不相上下,而日本轻油品质较高,交易价格也较高,使得当地“高品油”也遭受危机。“中国的出口扩大是行情低迷的原因之一。对日本企业的出口战略也产生了影响”,一位日本业内人士这样评价道。

其中,最引起日本油企警惕的,正是被称为“茶壶”(teapot)的、正在崛起的中国小型独立炼油厂。

这是中国的民营中小型独立炼油厂一个颇为可爱的别称,但比起用可爱来形容这些炼油厂之外,用实力派来诠释它们反而更为准确。这些“茶壶”炼油厂如今确已经成为中国进口原油和出口柴油的主力军。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山东地方炼油厂共进口原油2223万吨(108万桶/日),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多。尤其是在获得原油进口许可后,“茶壶”炼油厂能够进口硫磺含量较低的阿曼产原油和俄罗斯产原油,其石油产品的品质也出现提升。

在中国这些“茶壶”炼厂中,最早获得原油进口权和原油进口使用权的山东地炼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就在今年4月中心,山东一家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这对这些企业来说具有战略性意义,“茶壶”炼厂和国有企业同台竞技,成为石油业中新生的力量,前景非常广阔。

日本日经新闻认为,由于“茶壶”炼油厂出口的石油产品急剧增加,品质逐渐提升,在中国国内市场无法完全消化的油品,都涌入了亚洲市场。同时,在2015年底之后,中国更是开始向澳大利亚出口高品质的轻油,在亚洲市场上与日本产品形成竞争。

而据国际能源署最新的原油市场月报称,2016年三季度世界各地的炼厂将加工创纪录的原油,炼厂需求的回升将有助于吸收原油库存,甚至有可能出现吸收几个波斯湾国家创纪录的产量。中国“茶壶”炼厂对中东地区原油的需求出现增加,但由于市场无法消化过多的供给,中国大型油企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厂开工率较2015年有所下降,削减产能将成为一种趋势。

(CNSS综编文章,欢迎转载或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海事服务网”,违者必究!)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