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前文提到的航运互联生态还是较为朴素的,能发生联动的部门、机构和单位应该有更多,那样能牵涉到更多的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然而,即便拥有了这一切,实际上还是没有真正触及航运业问题的根本

不论航运电商的CEO们在“聚光灯”下是怎样慷慨激昂地陈词,问题是国内航运电商依然是借鉴了西方同行的成功经验,所以更没有理由“遗其体而求其用”。航运电商平台是其“用”,那何谓“体”?“体”是长期以来一直缺失的契约精神和公平的航运环境。契约精神对处于发展中的大陆型国家而言,是一种听上去很玄幻的存在——即便在健全的法律体系下,事实上也很难唤起人们对契约本身的尊重。故而可以认为去中心(系统层面)、去等级(人的层面)、信息公开、操作实时、流程可追溯的航运电商有望在某种程度上完成这一环的构架。

  公平价格凭行业指数

姑且不讨论人性是否贪得无厌,这里先举一个例子。去年某天,欧线小箱的实价约为1000美元,而某实力庄家向船公司拿到的价钱是600多美元(船公司内部人员申请到的价格),这样一来,即便庄家平着走这些箱子,也能赚得盆满钵满。虽然这些“问题箱”的量并不大,然而成本平摊的过程中损失的是谁?是那些被蒙在鼓里、除了得益方以外的一切公私主体。以上反映出来的其实还是小问题,因为毕竟这些行为对市场的妨碍小、问题也不算大。然而,要使“价格因素”让普众,而非一小撮人得益,须将“人”排除在“价格权限”的门槛之外的。

这里要指点姻缘的是航运电商与指数编制机构,通过行业指数来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是当务之急。航运电商借助指数工具可以让运价进一步透明化,让价格风险规避工作变得有据可循。同时,指数编制机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用户了解指数的编制机理和实践作用,以打消用户内心对指数抱有的“鸡肋”之感。

在航运电商内部,也应该对运价开展自查工作。以美线为例,可以以目的地线路、出运品类等为关键参数,逐月反馈给用户分航线、分品类的指导性价格,让用户做到对拿到的价格在市场上处于什么价位心中有数——逐步培养用户对航运电商平台的依赖度并提升用户体验。航运电商应该时时刻刻以服务者自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颠覆者,以优质的服务改变用户习惯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公平竞争靠循规蹈矩

说完价格层面的公平,有必要继续讨论航运电商如何循规蹈矩地兼顾市场的公平竞争——这里的“循规蹈矩”并非墨守成规,而是依然要借助一种“去人治,靠法制”的模式。在航运电商发展的前期和中期,中小货主是主要的争取对象和潜在的利润来源,但中小货主面临的主要问题却不能被一视同仁,或者说航运电商平台的幕前有维系公平的规则,而幕后却又是另一番动作。

中小货主对运价的敏感程度高,并且对被甩箱等隐忧也更容易忧心忡忡,虽然这对问题是相矛盾的,特别是在大船多、船期密、单条线路投船锐减的当下,中小货主已然成为弱势群体。价格是目前中小货主维系安全感的唯一保障,航运电商有义务帮助他们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合理地设置运价的“保舱线”,并严格执行之,在货主被甩箱的情况下利用系统优势积极适配新舱位——类似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自然会给货主带来深刻的印象。近两年是航运电商发展的“黄金时期”,货主和船公司都不如以往那么强势,所以人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朝气勃发的、理性规制的航运中间层。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