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运输船舶绿色发展,《方案》一方面提出加快船型标准化建设,要求到2019年年底,完成《西江航运干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和《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到2020年年底,过闸船舶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200载重吨。另一方面,推进船舶节能环保进程,鼓励船舶改造油气收集系统和岸电受电设施、加装排气污染治理装备等,加快推进LNG动力船舶的开发应用,在2020年底前完成污染物排放不符合要求的船舶改造。

 

此外,《方案》还提出,研究建立西江航运干线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在2020年底前完成西江航运干线船舶排放控制区的研究工作,并根据研究结论开展相关工作。

积极贡献“船企方案”

促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是船企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11月,世界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船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下水。该船总长70.5米,型宽13.9米,型深4.5米,设计吃水3.3米,配船员6人,是一艘以双电(锂电池+超级电容)为动力,采用 2 台电动机驱动直翼全向推进器作为其操纵和推进系统,载重吨为2000吨的内河新能源电动自卸钢质货船。该船货舱为斗式结构,装载货品为电煤,主要航行于珠江内河等水域。

该船在设计上突破了大容量新能源电动船舶设计、岸电接驳及快速充电系统的成套技术等难点,其双电管理系统瞬态响应性能优异,能量回收高效,船舶动力强劲。在航行中,全程不消耗燃油,碳、硫等废气污染物及PM2.5颗粒实现零排放,达到《内河绿色船舶规范》的绿色船舶-Ⅲ最高等级。

电动船舶在珠江水运中发展前景如何?广东船界人士分析指出,2016年,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现有内河柴油机经设计改进后可以满足第一阶段标准,但随着珠江量货运量的增长及船舶新增需求出现,这种措施使污染总量增速减缓,不能有效降低排放污染。

针对第二阶段标准,目前有传统柴油机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装置、使用LNG燃料气体机或双燃料机、采用电池动力驱动三种方式可以满足。其中,电池动力驱动方式具有零排放、无噪音、高效节能的优点,同时布置灵活、占用空间小、易于集成控制。随着电池技术日趋成熟,其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电动船舶可使用现有岸电或陆电建设能量补充系统,具有投资小、建设方案灵活的优势。另外,珠江流域水流缓慢,河道吃水浅、宽度窄,尤其适宜电动船舶通行。

因此,采用电动船舶替代传统老旧船舶是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将为发展智能船舶,打造智慧珠江、智慧水运奠定基础。

为加快在珠江流域推广应用船舶电力推进及相关配套技术,广船国际将以零排放标准电动船舶为突破口,集聚广东船舶、电池能源系统领域研发设计、建造和配套优势力量,立足自主创新,掌握电动船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出一批零排放、电动内河标准船型;形成电动绿色船舶自主设计建造和主要配套能力,同时带动广东造船、电池、智能制造等产业创新发展。

结合《珠江水系内河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要求,广船国际拟研制覆盖干货、集装箱和客运用途的7种电动船型。这些船型充分考虑了珠江水系的航线港口布局、货物分布、船舶总量及需求趋势,攻克了封闭式自动卸货系统、电力+直翼舵桨推进系统、多工况电池动力船推进系统、基于电池动力的冰鲜货物冷链管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