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离真正的无人船成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围绕航运业未来进行的每一次讨论都在重申“无人航运”话题,无人船无例外的再次成为今年德国汉堡海事展的焦点。

谈到无人航运,就不得不提无人船。无人船是船舶行业的未来,具有如同智能手机一样的颠覆性。这也意味着,所有和船有关的行业,包括船舶设计、船舶建造、船舶营运、船舶交易等的业务模式和格局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百万船员将弃船上岸,数十万艘船将更新换代,无人船无疑将掀起船舶行业的巨浪。

什么是无人船?

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区块链等新技术迅猛发展,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超市、无人船等被推到了聚光灯前,愈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出现无人船热之前,业界提到更多的则是智能船舶。

智能船舶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并且在不断发展中,甚至目前对智能船舶的定义也还存在争议。对于“智能船舶”,中国船级社有过四点明确定义:一是具有感知能力,也就是具有能够感知船舶自身以及周围环境信息的能力;二是具有记忆和思维能力,即具有存储感知信息及管理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联想、决策等;三是具有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即通过专家知识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并适应环境变化;四是行为决策能力,即对自身状况及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形成决策并指导船岸人员,甚至控制船舶。

智能船舶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阶段为互联互通,实现对船舶的远程监测。第二个阶段为系统整合,通过制定统一的船舶数据标准,逐步将多源异构系统整合为单一集成系统,实现平台化管理。第三个阶段,通过远程通信手段,实现对被控制船舶的操控。最终,利用高度复杂的软件技术、控制算法,实现自主操作。第三阶段的远程控制,第四阶段的自主操控,是无人智能船所具备的特点。通过各个阶段技术的进步和完善,最终实现不需要人在船舶上操控,就能实现船舶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上自主航行。

无人船研发如火如荼

最近几年,业界对无人船的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比如,2017年6月28日,由海航科技集团发起的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欧洲企业合作推进无人船研发;罗罗公布无人船未来愿景;罗罗与Tampere技术大学合作研发无人船技术;芬兰计划于2025年实现自主航运;芬兰VTT研发无人船导航系统;必和必拓欲打造“无人”散货船船队;日本出台无人船实施规划;无人商用船舶远程测试成功;IMO将把自动船舶事项列入今后会议议程;欧洲正在研究无人船运营法规;全球首家无人船公司诞生等等。

然而,大家心里都明白,距离实现它,还存有较远距离。这是因为,每当我们行至颠覆性转变的路口时,便会不自觉的急于探索其颠覆性技术或现象本身,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搭桥修路”。在本次汉堡海事展期间,MSC德国首席信息官兼首席信息官Hubert Hoffmann一语惊醒梦中人——技术本身不是提出挑战,而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那么,新的思维是什么呢?展会期间,与会者就以下观点达成了基本共识。

创新和有远见的技术已不再是业界需要解决的唯一问题。

研究连接颠覆性技术的差距才是当下该优先解决的问题!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