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起,新华社记者曾连续追踪报道了长江南通九圩港段“水上黑的”问题,引发多方面的关注。快半年过去了,问题有没有得到彻底制止?8月5日上午,记者冒着炎炎烈日再次赴现场暗访。

9时许,记者走到九圩港江港交汇处,见“九251”渡船正在靠岸,船上4名渡客和水性极好的船主都按规定穿着救生衣。

看到渡船来了,一个50多岁的男子拎着一包新买的蔬菜,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我每天都坐他们的船进出,蛮方便的。”该男子姓夏,盐城人,在一艘停在江中的货运船上工作,他每天上午都会坐着渡船到岸上购物。“以前这儿乱哄哄的,现在秩序好多了,特别是这码头加固了,上下船安全多了。”

渡船靠岸停稳后,船主陈师傅扶着4名渡客顺着铁质扶梯依次上了岸。“现在这梯子结实多了,以前的梯子人一爬就晃得厉害,稍不慎还会掉进水里,很吓人的。”记者注意到,报道中曾提到的那3架经常“肇事”的破旧爬梯已变了模样。临时“码头”已经改造,岸边每间隔四五米新建一架铁质扶梯,一共5架,全部由直径约4厘米的铁管焊接而成。“两侧都装有扶手,非常牢靠。”陈师傅边说边使劲摇晃,但扶梯纹丝不动。

说话间,编号为“苏海巡F06”的海事执法船靠了过来。“现在要求他们必须统一在这个码头有序上下客,所有人都要穿救生衣。”带班在这儿巡逻的南通地方海事局副局长曹彩荣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在渡船上下客区域巡逻,岸上还装有摄像头24小时监控,发现违规行为都会在第一时间处理,首次违规警告,一旦重犯,取缔停航。

“堵,肯定不行,关键要采取措施给小船系上‘安全带’。”曹彩荣介绍说,长江九圩港段水上砂石市场的生意很好,每天数百人往来,摆渡的需求量很大,不可能把这些渡船一下子全部取缔。记者了解到,像陈师傅驾驶的挂机船,按国家有关规定无法发放合法运营证件,相关部门只能在增加船体和航行时的安全性上“动脑筋”,比如在船上搭制护栏、配备足够的救生衣、添置消防设施、培训船员等。

南通市水警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一个由公安、安监、地方海事、南通海事等关联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制已经形成,同时,还引导、帮助从事摆渡的船民们成立了安全自保组织,并与每个船民签订《水上杂船治安责任书》,对出航时间、路线,安全出航的风速、配备等都做了明细规定,成员间相互监督,严防发生安全事故。目前,有10艘渡船被准许在此临时渡客。

“九251”渡船船主陈师傅说,他和其他船主都赞成加强监管,大家也积极配合管理部门的管理。

“前些日子晚上江上刮大风,我们制止了好几艘船的出航。”自治组织小组长郭立民告诉记者,“政府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自己更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现在坐船心里踏实多了。”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么长时间,再没有发生一起落水事件。

记者从南通市政府获悉,该市市政府先后3次开会研究这个问题,并明确由市港务管理局牵头,市安监、公安、海事、地方海事等部门配合,共同拿出一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一套走公司化运营方式的方案已经出笼,正在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将统一配备船只,统一驾驶员,统一管理办法,从而从根本上排除这一悬在人们心头的安全隐患‘水雷’。”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