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向厦门海事局赠送锦旗

图为: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向厦门海事局赠送锦旗

【CNSS讯】地铁、翔安新机场、厦门港主航道四期、第二西通道…一个又一个大型工程的陆续推进,宣告着厦门进入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轮发展高峰。

近日,随着钻探施工船“瑞昌28”驶离东渡主航道作业现场,标志着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厦门轨道2号线(跨海段)地质钻探工程详勘作业顺利完工。这期间,厦门海事局科学管理、创新服务,既保障了海上水工作业安全有序,又确保了海上经济活动持续繁荣。

科学安排 海底轨道交通对航运“零影响”

厦门轨道2号线将穿越厦门最繁忙的东渡主航道进入海沧。该线路海底地质钻探工程详勘作业于8月中旬开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要钻十个勘测孔,其中有4个在东渡港主航道上,每个勘测孔的作业时间需要30多个小时。东渡港是厦门的老港区,平均每天有90艘次的大型船舶出入该航道,除了日常的集装箱和大型散货船舶外,厦门机场的航空煤油也从这里进出。

为保障作业船在如此繁忙的航道上安全实施海底地质钻探工程详勘作业,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实施海上交通管制,对东渡航道进行封航。

“若东渡航道封航一个月,对厦门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一方面延长了船舶在厦门港的作业周期,通关效率大大降低,托运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将影响航运公司改变航线,选择其他港口靠泊装卸货物,以一个月来计,经济损失将达到数亿元。”厦门港务集团有关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此,厦门海事局高度重视,采取科学的监管措施。一是组织海事内部专家与船长,通过对进出港船舶交通流科学的分析与评估,找出进出港和靠离泊船舶的活动规律,在保障海上水工作业安全有序和确保海上经济活动持续繁荣之间寻求平衡点;二是在施工前及时组织港口、引航、航标、航海等方面专家,召开通航安全评估报告评审会,全面分析评估海上作业安全性和可行性,指导施工单位修订完善海上作业安全措施;三是采用“麻烦自己,方便商船”的办法,即每周四定期组织厦门市地铁办、厦门港口管理局、引航站、东渡港区各码头单位召开碰头会,根据东渡港区船舶进出港情况,合理安排东渡航道内各孔位作业窗口期,确保做到施工、通航“两不误”;四是派基层执法人员前往辖区各个码头、船公司、砂场走访,要求途经施工水域的船舶注意通航安全,并联合高崎边防派出所,共同打击水上违规作业,尤其是针对不符合航行要求的砂石水上运输船舶进行严查严打,从源头切断不安全因素。

“施工作业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是位于港区主航道的四个勘测孔作业工程。因此,我们把这四个孔的作业时间都安排在周末进行,施工单位利用码头作业空隙时间连续作业,我们也跟着他们加班加点,连夜加班办理行政许可、审批发布航行警告,做到科学管控、见缝插针、安全最优、影响最小,确保“两不误”,既不耽误轨道建设施工也不耽误航运经济发展。”厦门海事局通航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创新理念 “双马”服务提升效能

本次勘探,施工难度大,而时间紧迫,如果按照常规流程审批,无法保证工期。为保证轨道交通2号线海底地质勘察项目如期进场施工作业,厦门海事局创新理念,采取了“马上就办,马上就好”(简称“双马”)海事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充分践行了厦门海事局打造“卓越海事”的理念。同时,还在审批环节上想办法。比如,水上水下活动许可审批和航行通(警)告发布工作,原本定在10个工作日的审批程序,厦门海事局承诺2个工作日就给审批完,审批时间减8成,承诺马上就办,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作业过程中,厦门海事局还对施工作业船舶“瑞昌8”、“嘉工1”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服务,还定期巡查施工现场,提醒作业船舶按规定显示信号、悬挂标识,保持高频守听,强化值班了望;同时利用船舶交管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甚高频通信设备(VHF)等高科技手段,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水域临时交通管控,及时发布航行警告,提醒过往船舶做好避让。

数据显示,在轨道交通2号线海底地质钻探工程详勘作业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厦门海事局共出动海巡船艇220多艘次,出动海巡执法人员2500人次;出动岸巡车辆350多车次,出动岸巡执法人员600多人次。

“要不是厦门海事局专业、高质量、全方位的组织安排和服务保障,我们不会这么顺利地完成这次勘探。”厦门地铁办相关人员朴素的话语里透露着感激。

对此,厦门海事局分管副局长宋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轨道交通是民生所系,老百姓满意、地方党委政府满意就是我们厦门海事最高的追求,也是交通运输部“三化”要求的根本内涵”。

(通讯员 夏海宣、刘少辉、聂晶)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