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艇在湄洲湾护航30万吨超级油轮出港

近年来,福建海洋经济、石化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泉州泉港、漳州古雷、莆田秀屿和福州江阴等一批石化基地陆续投产,福建省海上危化品船舶运输量不断增加,海上运输而来的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统计,2017年福建省沿海载运危险品船舶进出港达到16000多艘次,危险货物吞吐量达到8100多万吨。守护福建海上能源“动脉”的安全畅通、防治船舶污染海域,成为海事部门肩上的“千斤重担”。

管理扩容增效能 三艘“巨无霸”同天进出湄洲湾

“湄洲湾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这里是VLCC‘葛成山’轮,引航员已登轮,我轮申请进港”,“信息已收到,请关注你前方的LNG‘闽鹭’轮,注意安全”交管值班员回复到。2017年6月3日,VLCC(超大型原油船)“宝莲”轮、“葛成山”轮以及LNG(液化天然气)“闽鹭”轮同日靠离泊湄洲湾港。

“以前根本无法想象,三艘大型危险品船能够同日进出湄洲湾”,来自泉州的高级引航员谢永奎说,“现在海事部门优化了交通组织方式,我们一天的引航量可以达到以前的二倍甚至更多。往大处说,保障了沿海居民用油用气的供应;往小处讲,航运企业得了实惠,所以要为海事点个赞”!

据了解,超大型原油船以及LNG液化天然气由于船舶尺度长、货物危险性高、操纵困难大等因素,在进出港时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和排他性,对交通组织的要求极为苛刻。从安全性考虑,这类船舶进港时需对航道进行交通管制,其他船舶只能排队,有时要多等一天甚至更久,船舶候港成本较高。泉州海事局船舶交管中心主任陈志民介绍,“在航道尚未实际扩容的前提下,我们进行‘管理扩容’,以安全为前提,科学优化通航组织方式,有效增加通航供给,便利港口运输”。

近年来,福建海事局将煤电油气等民生物资、工业原料的海上通道保障作为重点工作,在行政审批中开通“绿色通道”,在交通组织中将运输民生物资的船舶放在优先位置,全力保障群众生活需要。

海空联动织法网 船舶外海排放污染物被“抓现行”

海事执法人员在油轮上检查高压水枪的设备使用情况

去年8月7日,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直升机“B-7345”进行空中巡航,在航经平潭东庠岛附近海域时发现海面上有一条油迹带。“B-7345”机组人员立即将情况通报福建海事局,并沿着油迹带追踪飞行、摄像取证,最终发现油迹来自正在航行中的“鹏远”轮船艉。经福建海事局认真调查,非法排放含油污水“鹏远”轮受到法律的严惩:该轮被罚款8万元;当班的轮机长和机工受到违法记分的行政处罚,其中当班机工李某雄被扣留船员适任证书,短期内不允许在船舶上继续工作。

平潭海事局执法人员对“鹏远”轮船长就非法排污问题进行询问笔录

近年来,海事局强化船舶防污染检查力度,严控船舶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将岸巡、海巡与空巡有力结合,巡查范围由港内延伸到锚地,甚至船舶离岸较远的区域,查处多起船舶违规排放污染物案件,有效震慑了船舶违规排放行为。同时,加大船舶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专项检查,开展船舶燃油质量专项检查,督促船舶使用清洁能源,为福建海空守护出一片“清新的蓝、怡人的绿”。

平战结合创机制 海上防污应急还需更多“安全锁”

海巡艇对海上风电场进行巡航

去年底,两岸最大石化产业合资合作项目——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福建,项目预计总投资278.8亿元。福建能源产业再次迎来蓬勃发展期,这也对海上能源通道的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应对新挑战,福建海事局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加强危化品应急能力建设:在泉州、厦门投资建设两座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福州设备库也已通过立项;成立福建省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指挥中心,补齐了福建海上公共应急机制“安全版图”。此外,沿海各地市海事部门每年组织专项防污染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实战提升船舶、防污企业和应急队伍能力。

“随着海运危险品吞吐量、船舶流量的持续增长,海上重大污染事故的风险也不断上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船舶防污染应急和防备能力建设,但防治船舶污染海域能力建设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为海上能源通道加上更多的‘安全锁’。”福建海事局危防处副处长陈武祥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