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舟山港域保税油供应量达182.8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71.8%,占宁波舟山港保税油供应总量的76%,助推宁波舟山港成为国内第一大保税燃料油供应港。

保税燃料油供应是指按照国际通行惯例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免税油品供应,对提升港口竞争力有重要意义。2017年8月2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明确提出以保税燃料油供应服务为突破口,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为此,舟山海事局积极践行“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举措,开启保税油加注通关监管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助力舟山保税燃料油产业再上新台阶。

优质服务 便利通关

舟山海事局积极提供优质的海事服务,通过建立通关便利化新模式,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宁波舟山港船舶供受油监管一体化试点等工作,助力保税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推动简政放权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该局积极简化合并海事审批程序,研究制定《外锚地加注保税燃料油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手续流程》,借助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计算机信息系统(APCIS),预先查询受油外轮证书信息,通过与船方申报信息比对,将常规的3次办理合并为1次办理,实现“一次性申报、一次性审批、一次性办结”且基本不登轮查验的快速通关模式。该局借助海事电子化政务平台,实现报告“一键式”受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24小时受理审批供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手续,为保税油供应提供了极大便利。

为推动宁波舟山港船舶供受油监管一体化试点改革,该局及时将操作程序告知辖区相关供油企业,并组织安检力量为跨港域供油作业船舶就近实施船旗国检查,加快实现两港油料供受作业企业备案互认,有效提高保税油加注作业效率。去年12月底,“光汇629”轮在宁波梅山国际集装箱码头跨港区完成1900吨保税燃料油加注,这也是舟山市首票跨港域供油业务,两港船舶供受油海事监管一体化加速推进。

该局先创先试,会同综保区提供一站式加油作业审核和锚位保障平台,保障外贸供油顺利开展。在企业接单后,由局指挥中心对作业条件和锚位安排情况进行核实,并及时传达至供油企业、各相关海事处和船舶交管中心,最大限度缩短企业作业申报流程,保障了外轮受油锚位,为外贸供油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据估算,在通关便利化新模式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大背景下,企业办结一次船舶外锚地加油手续的时间由原先的4到6个小时缩减到现在的1个小时之内,同时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过程通关时间可节约近4个小时,节约成本近6万余元。

科学监管 保障安全

舟山海事局积极落实供油船舶备案管理制度,实施供油船动态监管,并加强供油企业的源头管理,为保税燃料油加注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安全基础。

该局会同海事专业院校研究制定了锚地供油作业的风力、能见度等气象限制条件以及应急管理要求,明确了锚地供油船舶加注作业设备、系泊设备以及其他安全与防污染设施配备要求。在现场监管方面,该局提高锚地供油作业现场检查比例,监督供油单位和船方严格执行供油安全评估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该局积极做好外锚地保税油供应船舶的开放式安检工作,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并借助信息化监管手段,通过远程监控核查船舶实时动态,及时掌握船舶进出港报告、船载危险货物申报信息、供油作业报告信息,为动态管控提供参考信息。

为加强企业源头管理,在该局的推动下,舟山口岸建立了保税燃料油供应企业诚信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备案管理,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别化监管,促进企业不断完善供油保障制度、安全应急预案,提高了现场监管检查的针对性,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预防预控 防范未然

目前,舟山辖区保税燃油加注作业主要在虾峙门南锚地、马峙锚地、秀山东锚地等进行,部分区域地处外海遮蔽条件较差,加注作业受气象、海况、潮流等自然条件约束,存在一定的安全和防污染隐患。

为防范保税燃油供应过程中的溢油等事故风险,舟山海事局建立了完善的预警预控体系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对恶劣气象的跟踪和动态信息发布,切实防范各类风险。

该局牵头各成员单位编制了《舟山市海上保税油供油项目事故应急预案》和配套的操作手册,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政府、海上搜救中心(溢油应急中心)和企业三级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同时通过配备专业清污船、督促落实应急装备物资、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开展应急演练等形式,进一步提升舟山海域整体溢油应急处置能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