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海事法院发布全国首份专题涉及“一带一路”海事审判工作白皮书。白皮书对上海海事法院2015—2017年审理的涉“一带一路”案件进行了专项总结和分析

8月9日,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海事法院院长汪彤出席新闻发布会并专题通报涉“一带一路”海事审判情况和10起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2017年度海事审判白皮书》(《白皮书》)是上海海事法院自2010年以来第八次向社会发布海事司法报告,也是全国首份专题涉及“一带一路”海事审判工作的白皮书。

《白皮书》对上海海事法院2015—2017年审理的涉“一带一路”案件进行了专项总结和分析,并发布10起典型案例。

《白皮书》发布的涉“一带一路”10起典型案例中,前5起案例侧重于涉“一带一路”常见海事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包括大宗散货运输、生鲜货品跨境运输受损、海上运输中台风免责抗辩的司法审查、海事强制令制度的运用、外国海事仲裁裁决的审查和执行等问题,以具体统一的司法裁判标准,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后5起案例侧重于介绍上海海事法院积极促进案件纠纷快速化解、破解涉外案件效率瓶颈等工作机制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以展现服务保障涉“一带一路”海事审判工作各项机制的运用情况和成效。

  涉案个性特征

上海海事法院涉“一带一路”案件包括案件当事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案件事实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涉案标的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三类,其性质属于涉外案件。案件纠纷多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事主体开展经贸商事交往中发生的货物运输等纠纷。这类案件与其他涉外案件在审理程序和规则方面存在共性,但由于涉案事实等的区别,呈现出一些与其他涉外案件不同的个性特征。

  数量标的总额逐年上升

2015—2017年,上海海事法院共计受理涉“一带一路”案件308件,标的总额7.10亿元(见图1)。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显示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航运业的运营与发展对司法服务的需求正在逐渐增长。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