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船舶市场复苏缓慢、产能过剩、需求不足,船厂、船东和金融机构都将目光聚焦于风险,一方面“有单不敢接、不能接”,另一方面商业融资渠道普遍收窄,融资条件更加严苛。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形势下,信用保险对船舶市场的支持作用将日益显著。

助融资

烫平市场波动

船舶行业具有资金密集、产品单体价值高的特点。在世界经济回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对船舶贷款持谨慎态度,对船企授信的要求相应提高,审批更加严格,对船企来说融资难度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对于在建船舶来说,船东是否有意愿、有能力按合同约定接船,也要依据当下市场环境。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利用好信用保险,船厂可以防范市场风险,解决“融资难”问题。

从市场发展情况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船舶交付前的付款节点保证了船厂良好的资金流动性。但危机爆发之后,订单量和新船价格的下降,使得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节点减少,尾款比例提高,加大了船厂的风险。前期预付款额度低,甚至60%以上的付款比例都留在了交船节点上,一旦发生违约,船厂将陷入被动境地。因此,船东、船厂对信用保险均有强烈需求。

2014年年底,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尾造船厂”)与挪威船东签署1艘105米潜海支持船造船合同,造价近1亿美元,船舶计划在新加坡运营。为有效规避风险,2015年年底马尾造船厂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福建分公司寻求支持。收到投保申请后,该公司依托完善的海外资信渠道从多个维度对船东资质、行业前景、承租方经营运作情况以及相关国别的政治风险等进行了全面评估,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同时为该项目出具了买方违约保险单,保险金额约为9000万美元,用于规避船舶建造过程中由商业风险及政治风险导致的船东付款违约风险,从而解除了马尾造船厂对收汇安全的后顾之忧。在办理相关赔款权益转让后,马尾造船厂顺利地获得了银行融资,缓解了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据了解,尽管今年国内新船订单较少,新承保的船舶海工业务规模有所下降,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舶和海工产品依旧是信用保险的重点支持方向,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者,也仍是信用保险的主要支持对象。“2014年以后,在紧盯市场波动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对承保对象作一些变动。一方面,更全面地判断船东资金来源和租约合同;另一方面,更关注船厂的建造资质和产品分类,船厂‘白名单’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信保可以通过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海外租赁保险等产品,与银行、租赁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承担信用风险,从而帮助船东解决融资难题、促进船厂顺利交船。

可见,信用保险既解决了买卖双方的资金问题,也烫平了经济变化给船舶市场带来的波动,在积极支持国内船厂承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订单的同时对于船东的信用等级、下单产品的使用方向等严格把控,以便更好地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规避投机船东,避免其因“赌”乱市。

脱困境

政策机构发力

商业性金融机构受到资本金、杠杆率、流动性、风险拨备等因素制约,普遍呈现顺周期性发展的特点,尤其在紧缩期,更是“节衣缩食”。受目前船舶海工市场低迷的影响,商业性金融机构对船舶海工项目的融资条件日益严格,船厂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船东找租约难、找资金难已成普遍现象。要破除这些难题,稳定渡过难关,船厂和船东对信用保险的需求日趋旺盛。而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而言,越是市场走低,越是要主动作为,帮助船厂解决问题、脱离困境,为船舶、海工行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推动船舶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据了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贸易促进手段,可以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具有政府投入小、撬动作用大、政策效应明显等独特优势。国家对出口信用保险高度重视。2016年5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一条就要求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进一步降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抓紧评估和支持一批中长期险项目。国内船厂对信用保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国内某船厂负责人表示,装备制造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竞争不仅表现在品牌、技术、质量、价格和服务上,付款条件和融资安排也是谈判的重要筹码。随着中国制造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船舶制造企业已进入“走出去”挑战国际行业巨头的时代,需要更多地借助信用保险工具,提升国际竞争力。

信用保险为船厂“护航”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帮助船厂承接优质订单,在船厂和船东签署建造合同前的谈判阶段,帮助船厂对船东进行资信情况分析,对合同条款进行把关,对项目风险进行预判,为船厂提供风险防范和承保方案建议,从而帮助船厂筛选优质船东和优质项目。其次是对于已承保的项目,如果船东合理要求延迟交船,经船东和船厂协商一致,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信用保险机构将尽可能对保单进行展期,帮助船厂规避相关风险。最后,对于风险确实发生的项目,信用保险机构将按照保单约定积极进行理赔和追偿,有效弥补船厂的损失。

攒经验

强化风险识别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船舶工业要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其中,船舶企业除了要研发、建造高技术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创新驱动的盈利模式,还应进一步加强与信用保险机构的合作。例如,与保险人及时全面地沟通项目等相关信息;主动了解融资、租约情况;在投保期间,严格按照保单约定履行被保险人义务;关注项目风险异动并及时通报。

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场低迷期,船厂要将目光从自身扩展到船东和金融机构。不关注船东的资金来源,不了解所建造的产品适合用途,就签下订单,是船厂极易犯的错误,后果就是增加自身的风险。只有调查清楚船东的融资方式、信用风险水平及产品的租约意向等,才能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更明确地判断订单。获知产品的定制性是否明显,船东对于产品的租约意识是否强烈,是否已经将租约落实等信息,上述种种均可加重谈判的砝码,船厂在建造价格上的话语权会大一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自身的利益。

一旦产生纠纷,后期保障将缺失。业内专家表示,如果不是有效订单,船厂的风险几率将大大提升,纠纷的出现也会拖累船厂的资金链,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带动中国的技术、标准、装备扎根海外,船厂、船东和金融机构应携手加强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通过风险共担实现共渡难关。一方面,各相关方应对行业周期、潜在风险能够作出更深入、更准确的预判,才能对市场变化和突发事件能够进行更快速、更有效的反应。例如,船厂或船东应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提高市场敏感度,灵活应对行情变化;合同涉及方应公平公正签署条款,尽量降低风险;保险公司要积极完善保后管理,及时监控市场,观察船东、船厂的股票走势、财务状况等动态。另一方面,船厂、船东和金融机构需要积极承担相应责任,通过共担风险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合作关系。理论上,首付越多,风险就越低。但信保风险评估维度是动态的,尤其是市场形势因素的不可控。因此,船厂要按时履行建造合同,船东要积极找租约、积极接船,金融机构要努力解决融资问题。如果只把纠纷之担单纯地推给一方,将破坏多方合作的基础,凸显问题的严重性。

“十三五”期间,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建设海洋强国,中国信保将继续支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型,对节能环保、自主设计以及细分市场需求较强的船舶项目予以政策倾斜,支持范围也将从三大主流船型扩展到多个细分市场,如化学品船、挖泥船、沥青船以及自升式及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海工辅助船等市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