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5月11日,许学彦出生于江苏武进。1944年进入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学习。1951年,进入到了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任技术员,从此走上了他的船舶设计之路。

由于当时的船舶工业局刚刚建成,有些硬件设备还不完善,无法进行实际上的船模试验。研究设计人员只能依靠资料和经验来开展工作。许学彦在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的船舶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参照渡轮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最终成功设计并建成“海济”号黄浦江轮渡船。该船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浦江两岸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凭借着对舰船事业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以及对工作的执着,许学彦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六七十种型号船舶的设计工作,填补了中国船舶设计的许多空白。他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性能指标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主持设计了中国长江第一艘大型豪华客轮“昆仑”号;主持设计国家重点“718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即远洋跟踪综合测量船队的主测量船“远望号”、海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和远洋打捞救生船“J121号”等三型船舶;主管设计了我国第一批万吨级出口船,为我国造船工业进入国际市场做出了贡献。

由于他对我国船舶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与陈景润一起荣获第一届“何梁何利基金”。这位新中国造船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前总工程师,几十年来,奋斗在舰船科研设计领域,为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船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6年3月5日,这位老人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他严谨认真,团结奋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不断传承下去。

高贵品质

立志造船

1937年,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寇打到上海,由于军队抵抗不利,同年10月份就打到许学彦的家乡,他便逃难到父亲在安徽九龙岗淮南煤矿。当时许学彦周岁13岁,一个人没法跑,就跟着村里的大学生一块跑,从常州到南京,后来又从九龙岗到安徽阜阳、河南、武汉、贵州,并在贵州读了当时的国立第三中学和国立第十四中学。这段逃难的经历对许学彦影响很深,深感中国国防力量太弱,就是在当时,他立志长大以后要为国防服务,增强中国的国防力量。高中毕业后,许学彦如愿进入到当时还在重庆的交通大学造船系深造。[8]

尊重妻子

许学彦被自己的母亲评为“我的儿子是个哑巴”。他刚结婚时,和妻子有矛盾时,从来不跟妻子吵架。他会拿张报纸遮住脸不吭声。他非常尊重妻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交通很挤,许学彦要买自行车,但由于他有头昏病,所以妻子和母亲都不同意购买,对此他只是生闷气。即使抽屉从不上锁,他也不会私自拿放在抽屉里的钱。直到妻子同意购买自行车后,才拿钱买车。

态度认真

许学彦做事态度认真,一次许学彦单位里搞活动,发给每人一顶小帽子,要求到会场一定要戴上。到了会场大家都没戴,全场只有他一个人戴帽子,他说:“规定要戴就得戴”,结果全场只有他一个人还戴着帽子。

许学彦年轻时患上了破坏淋巴系统的细菌性传染病丹毒症,因抗战时期逃难得不到良好的休息,留下了左腿浮肿的后遗症,并且一旦劳累或感冒,病症就会复发,发作时经常是近40度的高烧不退,腿肿得不能行走,需要住院打点滴。由于设计任务很重,即便在许学彦生病期间,前往找他商量工作的同事仍为数不少,有时一谈就是大半天;即使同事不去,他在病床上仍是不停的看书、计算,认真工作。

热心助人

三年自然灾害时,女儿的一位同学因为家里兄弟多,家里经济条件较差,常吃不太饱。许学彦非常照顾女儿的同学,不仅经常交代女儿给同学拿点心吃,还在给女儿买学习用品时,也给女儿同学买上一份。

许家对门有一位孤老,里弄干部想为他装一个应急招呼铃以便照顾他,许学彦夫妇便主动承担照顾老人的任务。老人只要一按铃,许家铃声响起,不管什么时候,许学彦夫妇都会立刻赶过去帮助他。

本文由中国海事服务网CNSS王琰编辑整理。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