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水资源总量中海水占97.5%,面对稀缺的淡水资源,何不用好这“97.5%”,给海水来个“盐”、“水”分离?这样的尝试,在日前2012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推介及投融资对接洽谈会”活动现场,取得了实质性的推进。

9月6日,在对接会现场,东汽投资、四川大学、西南交大、成都希盟泰克、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在对接会上现场签约。其中,东汽投资与四川大学“联姻”共同攻坚的海水淡化最受关注。

海水淡化:“成都创新”掘金近千亿美元市场

“咱们做的事儿,就一句话:通过海水淡化技术,将含盐水转化为新鲜淡水。”负责该项目的东汽投资袁秀坤部长告诉记者,通俗地说,海水淡化多通过“取盐”和“取水”两种方式完成盐水脱离,而此次合作的方式选择后者。

根据我国《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分析,预计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00-950亿美元。角逐近千亿美元的新能源市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该能源领域也一直在投入相当资源。

此次东汽投资与四川大学合作的项目,选择从小切口的“船用海水淡化项目”切入,“举个例子,科考出海,或是海事行动,往往需要配备足够的淡水,我们此次合作的关键,就是通过对柴油发电机余热进行回收,将热能交付转化为海水淡化的热源,进行海水蒸发的盐水分离。”其中,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的反渗透膜研发,将成为合作的核心方向。

奋斗目标:低于自来水价格

据悉,去年,由东汽研发的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500吨/天海水淡化设备已在印尼投运。然而,在攻坚国外技术壁垒之后,要在更大范围实现产业化,海水淡化的成本依然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海水淡化要推广,除了技术上完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之外,价格是必须要考虑的要素。”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眼下,淡化海水直接成本约为4元/吨,加上设备折旧、检测、服务等投入,每吨水成本高达8元。“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新工艺淡化海水的方式,成本能做到6元左右,但相较普通自来水3元左右的居民用水价格相比,依然还有空间要去缩小。”

袁秀坤告诉记者,此次合作,他们还将继续对海水淡化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控制方式,进行技术创新,目的就一个,在保证饮用水质的前提之下,把海水淡化的价格大幅降低,甚至低于自来水价格。

“我国作为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仅2000多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言及一个内陆地区的投资机构何以做海水的文章,袁秀坤告诉记者,“内陆意识”被区域创新能力取代是必然,而成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不比沿海城市差,“咱们深海探测的"蛟龙号"身上,也有很多核心关键技术都是"成都造"。”成都科技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