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海关总署就2013年我国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呈现低位企稳态势。我国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在提升质量、提高效益和优化结构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此,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回暖,对外贸易在保持总体增长态势的前提下,不断改善质量、提升效益,无疑将有助于航运业和造船业迎来新的市场转机,但是能否实现整体复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9.0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0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下同)后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0.0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1万亿美元),增长8%;进口9.0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4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0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94亿美元),扩大14.4%。从区域来看,对欧盟、日本贸易出现好转迹象,对美国、东盟贸易持续增长。前三季度,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4085.7亿美元,下降0.8%,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5%;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290.8亿美元,下降7.9%,其中第三季度同比下降5.3%,降幅较上半年明显收窄。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791亿美元,增长6.7%;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3223.6亿美元,增长11.6%。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新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船舶工业是高度外向型产业,对外贸易量的稳定增长对于船舶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相关的传导效应。理论上说,贸易需求的增加将促进海上货运量的增长,而航运市场的复苏将带动船舶建造市场的整体回升。我国前三季度对外贸易的整体运行情况至少能够从三个方面释放出对于航运和造船业的“利好”信号。第一,宏观经济的企稳复苏对船舶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相关迹象表明,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望超预期,如果世界经济形势预期进一步看涨,航运业有望率先迎来市场的真正回暖。第二,主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量的增加,必将带动相关船型市场的回暖。从发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原油进口2.1亿吨,增长5.4%;铁矿石进口6亿吨,增长9%。尤其是第三季度比前两季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说明我国对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已存在巨大需求。9月份,好望角型散货船的租金一度达到4万美元/天,为近两年的峰值。第三,在发达国家经济将趋于好转的背景下,我国对欧盟和日本的贸易出现好转迹象,也将促使产成品货运量的增长。从全球化仍将持续和中国仍然是世界制造中心的国际贸易格局的角度分析,也将有助于集装箱船航运市场的复苏。

“宏观经济的企稳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确实有助于船舶工业迎来市场转机。”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包张静表示。不过,他提醒业界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今年10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2%下调到2.9%,对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也由3.8%下调到3.6%,而对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也均有所下调。IMF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走出经济周期的最高点,未来的增速虽然仍是全球最快的,但是会低于近年的最高水平。所以,宏观经济在未来仍然存在极大的下行压力和不确定性,而这必将对海外贸易和航运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从航运业来看,在目前运力过剩、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运价暂时高企应该受季节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未来能否继续维持这样的运价还要看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态势。从造船业来看,今年前8个月我国船舶出口额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而且39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前8个月完工量同比下降了31.2%,说明我国造船企业所获订单仍然不能满足现有产能,产能过剩情况依然严重。虽然成交量表现不错,但是总体来看,造船业仍然没有全面进入复苏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宏观经济企稳、对外贸易增长,对于船舶行业的市场前景自然是利好,但由于我国船舶工业自身各种制约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的存在,加之宏观经济的下行风险,业界对于船舶工业彻底走出市场低迷的前景还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