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船舶市场与海工市场,实在有种“冰火两重天”的意味。去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全年订单总额超过600亿美元,与2011年的历史高点基本持平;今年上半年,在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接二连三成交的带动下,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延续近年来繁荣景象,订单总额达到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2.22%。

海工建造热直接带动海工融资热潮,欧美银行对海工的热情虽高于传统船舶业,但放款态度最多与去年持平,亚洲市场却积极扶持海工融资,尤其是韩国、日本以及中国。

海工热高烧不退

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和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增长推高世界油气需求。高油价又促使海洋油气田开发项目增加,根据克拉克森统计,正在开发中的水深200米以上海洋项目共有99个,可能开发的潜在项目达925个。在此背景下,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投入加大在海洋油气开发投资中,海工装备占比为20%~25%。可以预见,未来海工装备的需求将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另外,还有几个重要变化促使海工热持续发烧。首先全球平台老龄化严重;其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引发更新换代的需求;再次日本核危机导致全球对油气资源更加依赖;此外挪威特大油田、马来西亚油田的发现使近期海工市场格外活跃。这些因素均保证至少未来五年内海工热将持续。

可持续性的热潮足以让从事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行家里手兴奋,尤其是新加坡和韩国,它们是当今世界海工装备制造业毋庸置疑的生力军。新加坡着力于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并且是FPSO改装上的佼佼者,而韩国致力于发展钻井船与FPSO新建项目,两者间差异化的竞争成全了两国共同称霸海工市场的局面。

乍一看,海工市场似乎是亚洲的天下,面对这块香饽饽,欧美国家会无所作为吗?在海工产品的设计与建造技术中,欧美是绝对的第一梯队,韩国和新加坡屈居第二,而巴西和俄罗斯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成为新晋竞争者。

中国海工装备市场看似风生水起,大抵算顺应了这股潮流。去年在传统船舶领域,中国造船完工量60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1.4%;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0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3.6%。只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才有止跌的表现,去年全行业共接获主要海工装备订单31艘/座,金额合计约为46亿美元,相比2011年的46.7亿美元,订单总额基本保持不变。从装备类型来看,业内共获1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座半潜式平台以及2艘钻井船、4艘FPSO订单。除此之外,还获5座钻井辅助平台,1艘FLRSU订单。在海洋工程船舶方面,中国各船厂共承接84艘海工船订单,居全球海工船建造市场首位,接单类型主要为平台供应船和三用工作船。

之所以取得尚算不错的成绩,主要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根据国家“十二五”海洋工程投资规划,中国“三大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十二五”期间计划在海洋油气开发方面投入2900亿~3600亿元,较“十一五”期的投入规模增加一倍多。按照设备投资占比25%~30%估算,“十二五”期间年均海工装备需求为150亿~215亿元。依托政策支持,中国各大型海工装备制造商有望优先获得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的订单,积累自身的建造经验。

基于中国乃至全球海工市场高烧不退的态势,与之捆绑的海工融资市场也开始热闹了。

不再只依靠银行

来自克拉克森数据分析,2000年,全球投入航运业的资金是1700亿美元,70%来自银行贷款,约为1290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有1280亿美元投入到航运与海工市场,但是投资比例已有大幅变化,正如KG基金鼎盛期,银行与民间资本的投资比例为7:3,如今却反转为3:7。银行投资的消极影响延续至去年,去年上半年全球投入航运业的资金约960亿美元,其中60%来自民间资本;40%来自银行,由此可见银行在扶持航运市场方面采取非常保守的做法,即逐渐后退的策略。

但上半年,形势似乎有所改变,尤其是中国。据统计,一季度中国投入航运业的资金为224亿美元,比去年上半年所有国家的投入都要多。诺顿罗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绯认为:“这似乎是一个好的迹象。银行贷款额度也有所上升。银行和通过债券融资等方式投入的资金比是85(亿美元):51(亿美元),这是金融危机以来,银行投资回炉的好现象。”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