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2013中国海洋工程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美国船级社、中海油服、中远船务等船舶行业和石油石化行业的领导和专家以“化愿景为现实––迈向深水及高寒区域的海工业”为主题,介绍全球石油石化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聚集前沿技术,交流行业热点话题,探求中国海工装备未来发展大计。

中国海工接单创纪录

近两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船市持续低迷,但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却一路走强。与会专家披露的一组数字更令海工行业人士振奋: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海洋装备成交非常活跃,总成交金额为450亿美金,接近金融危机之前2006年和2007年的高峰水平。中国海工企业的接单金额也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前三季度已达110亿美元,占全球近25%的份额,提前完成了我国海工中长期规划里提出的2015年占世界市场份额20%的目标。

中国海工企业往年的订单主要是来自于海洋工程船,中国从2004年起就成为全球海洋工程船主要建造力量之一,市场份额维持在30%左右。今年1~9月份全球成交了183座各类海工辅助船,中国拿到了其中的61座,仍占1/3份额。但是今年最大的不同在于,前三季度全球各类海工平台全球成交96座,中国占了其中的40座,从数字来看我们超过了全球成交数量的40%。其中9家中国船厂接到了28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占全球订单的60%左右,超过了长期位居第一的新加坡。

与会的海工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全球今后一段时间里面,油价将维持高位,继续带动海洋工程市场的兴旺,深水的油气生产将是世界原油增长主要来源。

给力政策要吃透

国家一向十分重视海洋工程装备发展,从2009年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0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到2011年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再到两个月前国务院颁布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给力的政策不断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注入新的动力。本次大会,新出台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在大会上介绍说,《实施方案》从世界需求结构变化着眼,要求加快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一是技术结构调整。通过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深海技术,全面满足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要求,实现由“引进型”、“跟随型”向“引领型”转变;二是产品结构调整。以技术结构调整为先导,大力发展绿色环保船舶、高技术船舶、专用特种船舶、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本土化船用配套设备,推进产品结构升级,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完善船舶工业转型发展政策体系,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企业管理,改善行业服务,促进船舶工业协调发展,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四是产能结构调整。当前我国船舶工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低水平、同质化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通过控制新增产能,推进兼并重组,鼓励转型转产,实现优化产能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

通过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先进制造能力、海洋开发能力、海洋保障能力、设备配套能力、产能控制能力等,从而全面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能力,实现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

海工企业还需提质

作为海工装备企业的用户,中海油服装备管理部总经理罗幼安详细介绍了需求情况和装备要求。他说,中海油服将按照“调整结构、进军深水、走向高端”的原则确定投资方向,对大型装备和关键设备将选择技术成熟、先进,环保节能,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主流设计和产品。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希望海工装备的设计有助于提高作业时效,增加作业窗口,减少停工时间;设备和平台具有宽敞无障碍的甲板设备,便于作业操作;运动性能好,具有快速撤离台风和恢复作业的能力等。

海工装备行业是高门槛、高风险行业,与会企业家也对一些船厂不顾自身能力,一涌而上进入海工市场的现象表示了忧虑。南通中远船务副总经理庄建军提醒说,船舶可批量化生产,但海工装备是单一定制生产,个性化强,无法进行批量生产。在技术要求、管理方式上与造船有很大不同。中国海工企业必须靠打磨技术,提高研发和建造水平,加强产品本土配套能力,优化海工建造模式,来提升企业竞争力。

罗幼安表示,海工装备是质量第一,除了设备的折旧、损坏等,一旦出现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巨大,墨西哥湾事故的赔偿是天价的,海工装备的生产企业和用户都要考虑这个因素,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盲目进入这个高风险行业。中国海工企业一定要在质量上作足功课。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