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从来都是企业乃至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在船舶市场持续低迷、行业格局深度调整的形势下,这一点更显得难能可贵。能否严格自律,甚至已成为船舶企业从容应对市场风云变化或陷入生存困境的决定因素。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二次会议上,船界同仁汇聚一堂,在感慨船市形势严峻、船企发展不易的同时,也聚焦一些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做法,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加强自律。面对进入白热化的船市竞争,做到严格自律,需要企业具备非同一般的眼光和魄力。

近年来,随着航运和船舶市场下行,供过于求的矛盾凸显,这使得船舶企业为争夺市场订单而展开激烈“厮杀”。虽然我国船舶工业在规模上不断壮大,但是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一直是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阻碍,导致“拼价格”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在造修船企业、配套企业当中,这种现象都很普遍。然而,恶性竞争最终伤及的还是船企自身。一方面,企业虽然依靠较低报价抢到了订单,但这很可能是亏本的买卖,经营的压力还是要由企业自己来承受;另一方面,低价未必能让企业博得客户的好感,如果企业一味追求控制成本而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那无疑是自毁长城,因船东弃船而承受巨大经济损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多船企盲目认为,拼价格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失去订单往往意味着企业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甚至坐以待毙。不过仔细研究不同企业在船市动荡中的命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个“死结”完全可以解开。在会上,一家骨干船企介绍了自己坚守底线的原则,那就是“三不接”,即亏损船订单不接、超低比例预付款船舶订单不接、技术风险大的船舶订单不接。正是这样的坚守,使得企业规避了重大经营风险,为保持长期稳健发展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夯实了基础。尽管企业可能为此丢掉部分订单,但在权衡利弊之后,这也许是上策。无疑,注重自律的企业家需要具备“敢放弃”的勇气,同时也需要“能承受”的底气。底气源自哪里?还应当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先进的技术,毕竟这是除了价格,客户更为看重的因素。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笑到最后,船企“面子”“里子”都要兼备。

值得一提的是,完全依靠企业加强自我约束,自律总会有缺位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发挥他律的作用,也就是行业组织要加强监管。在这方面,行业组织需要做的就是制定行业规则规范、诚信经营公约等,以此作为船舶企业共同遵守的准则,从而有效抵制恶性竞争,达到约束企业、规范行业、维护公平的目的。有了船企的自觉自愿,再加上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规范,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行事、稳健经营和发展也就水到渠成。

放眼整个行业,竞争环境会由于少数企业不计后果的行为而遭到破坏,甚至会殃及无辜。反之,如果更多企业能够具备自律精神,那无疑有助于营造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有利于船舶工业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和形象。业内专家认为,一些企业开始加强自律,为自身设置风险警戒线,是近来我国船舶接单总量未能大幅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许反而是件好事,因为这是企业家开始走向成熟、理智的体现。无论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船舶工业全局发展的角度,“圈内人”都应当把自律当做一条准则,并且体现在具体的决策和行动中。唯有如此,船舶工业才能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稳增长任务艰巨的当下,共克时艰,闯出一条生路,最终实现建设造船强国的目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